史海撷英《邓县南朝刘宋墓彩色画像砖出自何人之手》
2018-06-28 17:09:28
  • 0
  • 0
  • 4


《邓县南朝刘宋墓彩色画像砖出自何人之手》

               丁小琪

     1957年发掘的河南南阳邓县(今邓州市)学庄村南朝刘宋彩色画像砖墓,让世界的目光突然一亮,这些绽放在地下的千年艺术奇葩乍一现世,就引起中外考古界和艺术界一片哗然,谁也想不到在中国历史上这段空前绝后的大分裂时期,血流漂杵、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南北朝,居然为世界孕育出如此出杰出的艺术精粹,让世人以惊异的目光重新审视这段不平凡的历史和文化艺术现象。邓县南朝画像砖也成了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里程碑式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南北文化大融合时期多元文化交合孕育结出的硕果。这批南朝彩色画像砖中,最抢眼的就是穿着袴褶服吹着笳角鼓号迈步行进的部曲乐舞画像砖。这些膝盖上束带的袴褶服饰,一改秦汉魏晋以来那些“褒衣博带”的累赘形制,干练利索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突然令人耳目一新。

      这批精美绝伦的彩色画像砖究竟出自谁人之手?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北方游牧民族横冲直闯直逼中原。中原流民大量南迁,大批门阀贵族迁徙到了富庶的荆襄一带。这些门阀贵族除了带去大量的金银细软和腐化享乐的奢靡之风,带去了北方的婚丧嫁娶的民俗文化、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也随身带来了很多优秀的能工巧匠和家奴部曲,专门为他们打造新家园另筑新门户。邓县作为南北朝对峙的前沿阵地,是南朝和北朝拉锯式争夺的战略要塞,这里退可守,进可攻,成了南朝北部重镇襄阳的一道固若金汤的天然屏障,南朝刘宋的很多皇家大将都被派驻襄阳镇守北门户,比如建安王刘休仁当时就镇守在襄阳。

邓县南朝彩色画像砖墓出土的执棒武士画像砖

      邓县出土的这批南北朝彩色画像砖,无论从造像、雕工、绘画还是寓意都是同时期墓葬出土的同类艺术品中的极品,这些高端艺术品究竟出自何人之手呢?

     据已故中国美术史学家林树中先生发表在《南京艺术学院校报(2015年1月)21003》的专题论文《从“战马”画像砖题字考证邓县南北朝画像砖墓的时代和墓主》的考证论点和贾枫先生的论文《从画像砖来探究南北朝时期襄阳地区文化的南北交融》来看,邓县画像砖墓的工匠来自襄阳可能性很大。

邓县南朝彩色画像砖墓出土的战马画像砖

      据贾枫先生的论点: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襄阳的凤凰山和虎头山也出土过类似邓县南北朝的画像砖墓,据专家实地考证,也是南北朝时期的墓葬。襄阳和邓县毗邻,邓襄出土的画像砖造型和风格很接近也不足为奇。从邓襄两地出土的南朝画像砖的土质和制作工艺来看,都为襄阳本土制作,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这对研究邓县彩色画像砖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地域基础。

邓县南朝彩色画像砖墓出土的乐舞部曲画像砖

       每一种文化的产生,都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都有它生存的必要土壤,这个土壤就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背景,就像种子发芽需要土地、营养、水土和阳光一样。邓县南北朝画像砖,它也不仅仅是一种墓室构件,它更是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丧葬风俗、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凝聚和浓缩的艺术成果。

      画像砖的制作,融合了绘画、造型、雕刻、制模、彩绘、烧制等复杂的工艺流程于一体,造像内容也繁缛复杂,除了需要极高的制作工艺,还需要浓厚的民俗学、丧葬文化等综合素养,才能制作出如此灵动传神的人物、车马、飞仙、灵兽复杂多样的场景性浮雕造型。仅有这些还不够,还需要有雄厚的经济做后盾,造这么豪华的墓葬,需要具备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财力。

     从邓县和襄阳出土的画像砖来看,这些精美和高妙的手笔除了具有丰富神秘的楚地神韵,还带着浓厚的汉代遗风。而汉代的画像砖蕴藏地主要是河南和山

东。

邓县彩色画像砖边框上的卷草纹

邓县彩色画像砖边框处的卷云纹饰

      从纹饰上看,邓县画像砖的边框多用卷草纹和卷云纹来布置画边框,显得端庄规整有条不紊,这也体现了北方区域文化的纲常秩序和规范性特征。在审美特征上,以其风格的大气宽广和凝重为特点。这些特点都是在山东地区发现的两汉以来画像砖中表现出来的。

      因此,根据林树中博士的论文观点:邓县南朝画像砖的制作工匠来自襄阳。再据湖北文理学院的贾枫教授的论文《从画像砖来探究南北朝时期襄阳地区文化的南北交融》里的观点:襄阳的画像砖的制作工匠来自河南、山东。那么,笔者归拢林树中博士和贾枫教授两人的观点来推测,邓县画像砖的制作工匠来自襄阳,而襄阳画像砖的制作工匠本是来自河南(或中原)。这个结论似乎和南北朝时期特殊的历史大迁徙史实更吻合了。

     邓县南北朝画像砖,作为镶嵌在墓室墙壁的砖石构件,除了建筑的加固承重等作用之外,更大程度上起着对墓室的装饰作用,画像砖的选购布局,代表着造墓者的思想愿望:侍死如生。让死者享受生前享有的同样奢侈豪华的生活。这种墓砖作为造型艺术,保留着能工巧匠们的精美技艺和审美情趣,这些墓葬艺术品在千年后现身人间,实属意外,这恐怕是造墓者当初也所没想到。墓室画像砖作为一种烙印很重丧葬文化,承载着那个朝代厚重的文化意识形态重现人间,传递给我们一个最直接的信息:崇孝养,重厚葬。

     林树中先生的论文《从“战马”画像砖题字考证邓县南北朝画像砖墓的时代和墓主》指出:

  《邓县彩色画像砖墓》书称,此墓规模相当大,经年才能筑成,推断当系汉、晋以来皇家少府、将作大匠属下东园经营。其砖与匠人当来自襄阳,因襄阳是当时南朝前锋主要阵地,主管都是皇帝以下最重要的贵族,(如建安王刘休仁主帅就驻于此)。这些墓砖都是按照墓主的等级,对号入座处理的。湖北襄阳贾家冲墓的墓室结构、画像砖内容都对邓县墓有明显的继承性。

    综上所述,邓县墓的画像砖匠人来自襄阳,而襄阳画像砖的制作工匠原本应该是来自河南。

 

 丁小琪, 女,原名曹华,南阳人。音乐教育和新闻学双本科学历。从事教育工作。著名网络诗人。博客中国专栏作家。入选博客中国举办的“1917—2016影响中国百年百位诗人评选”百位新锐诗人。热爱考古文化。出版有诗集《花儿开在月光下》《爱情伸长了手》,文化随笔《金诗银典》即将出版。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