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琪《蔡文姬的书法传承》
2018-06-09 16:16:50
  • 0
  • 0
  • 10



丁小琪文化随笔《蔡文姬的书法传承》

      提起蔡文姬,大家会想起她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知道她是著名的文学家、才女诗人,但很少有人知道,蔡文姬也是一位传承有序、成就卓然的书法家。

     蔡文姬的书法毫无疑问得益于她的大学者父亲蔡邕。

     蔡邕在经济、文学、天文、音乐等领域都有极高的成就。蔡邕的隶书也是中国书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书法成就一直被传颂至今,影响深远,彪炳千秋。他雕刻的《熹平石经》集隶书之大成,创造东汉隶书之巅峰,也成了隶书的告别之作。此后,隶书作为具有时代标志的书法形式,开始走向衰落,逐渐被楷书替代。

《熹平石经》碑拓

     《熹平石经》是中国第一部官定的石刻经书,东汉末年,汉灵帝为了维护统治地位,儒仪天下,于熹平四年下令校正儒家经典著作,派蔡邕等人把《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七部儒家经典抄刻成石书,共46块,每块石碑高3米多,宽1米多。工程巨大,八年才完工,刻成之后立于洛阳城外太学所在地。太学就是当时的国立大学,这部石经又叫《太学石经》。20余万字的碑文全出自东汉大书法家蔡邕之手,堪称绝世精品。全用隶书一体写成,方平正直、端庄大气、中规中矩,也称《一字石经》。《熹平石经》从董卓火烧洛阳城开始便屡遭厄运,甚至被砸碎用作造房基石。抗战时期,残存的《熹平石经》又在井下度过了八年暗无天日的岁月。历经波折,损毁殆尽。后世总共发掘收集了8800多字的残石,分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洛阳博物馆及北京图书馆。

   《熹平石经》是中国的儒学和书法、镌刻水平的第一次完美的结合。

《熹平石经》残块

       蔡邕创造的“飞白书”也值得夸赞,据说他是受了工匠刷墙的黑白虚实的刷痕启发,创造的“飞白体”书法。蔡邕的书法创作以及书法理论上的开创性成就对后世影响之大,堪称中国书法第一人。南朝梁武帝说:“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唐朝张怀把蔡邕的隶书和飞白书定位为“神品”。看来,蔡邕的书法颇具有神性。

     但翻开中国书法史,最先看到的往往是钟繇的作品,此前的东西多是碑刻。

 蔡邕的书法碑文《熹平石经》局部

      史学家范文澜讲:“两汉写字艺术,到蔡邕写石经达到最高境界。”这里说的石经正是蔡邕的书法碑文《熹平石经》。蔡邕的字整饬而不刻板,静穆而有生机。传说《曹娥碑》也是他写的,章法自然,笔力劲健,结构完美,跌宕有致,无求妍美之意,但颇具古朴天真之趣。

    蔡文姬的《我生帖》与《熹平石经》有着惊人的神似。

《我生帖》局部: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

       蔡邕的不幸在于遇到董卓这样一位恩人。蔡邕本是宫中的议郎,就是向朝廷提建议的官。他是个正直的读书人,他的建议一定是耿直不阿的。这样一来就会得罪人,遭到陷害。蔡邕被流放到朔方长达十二年之久。董卓执政时发现了隐匿于野的蔡邕,就在朝里给蔡邕安排了个祭酒的职位。蔡邕回朝后就对董卓感恩戴德。飞扬跋扈的董卓把朝廷玩弄于股掌之间,忍无可忍的老臣王允使用计谋让吕布杀掉了董卓,不暗事故的蔡邕却悄悄地去给恩人董卓收尸,这一收尸不打紧,暴露了他的政治立场。王允立刻把他拿下投进大狱,蔡邕在狱中不明不白地死了,时年60岁。

       蔡文姬16岁时嫁给了出色的大学子卫仲道,这卫家就是卫青、卫子夫家族的后人,大门大户的。可是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光景,卫仲道便咳血而死。卫家嫌她克夫。才高气傲的蔡文姬一气之下,毅然回到了娘家。适逢父亲遭遇大厄,懵难入狱。吕布杀了董卓后,董卓的西凉部下李傕、郭汜兵临长安发起了复仇战争。天下大乱。匈奴乘机打劫,入侵中原,离乱中,孤苦无依的蔡文姬被匈奴兵掠走了,这一年,文姬23岁。这是后话了。

     中国古代书法家非常注重笔法运用技巧的传承,他们的秘笈只在师徒或者父子间相传。唐朝张彦远的《书法要录》之“传授笔法人名”中记录了从东汉到唐朝600年间的笔法传承人:

    “蔡邕受于神人而传之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王献之、王献之传之外甥羊欣……”

      钟繇和卫夫人得到有序的书法传承,与蔡文姬入嫁河东卫家关系甚大。

      由此可见,蔡邕稳坐中国书法第一把交椅。而蔡文姬作为蔡邕书法第一传人也毫无悬念。

钟繇的笔迹

卫夫人

  丁小琪 2015年12月1日写 2018年6月9日第二次修改 桃李居

参考资料:孙鹤《蔡邕,一个为书法确立审美原则的人》、《蔡文姬》等。


 丁小琪, 女,原名曹华,南阳人。音乐教育和新闻学双本科学历。从事教育工作。著名网络诗人。博客中国专栏作家。入选博客中国举办的“1917—2016影响中国百年百位诗人评选”百位新锐诗人。出版有诗集《花儿开在月光下》《爱情伸长了手》,文化随笔《金诗银典》即将出版。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