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出土的古申国中偁父簋(拓片)[偁chēng簋gui]
南阳出土的中偁父簋铭文(拓片)[偁chēng簋gui]
丁小琪随笔:史海钩沉之《古申国》
公元前821年,周宣王颁诏把国舅伯虎从淮夷前线召回镐京,让他到早已灭亡的古谢国,也就是今天的南阳唐河一带,开疆扩土创建申国。伯虎启程时,周宣王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仪式,大臣尹吉甫做《崧高》歌咏送行,这就是后来《诗经》里的《崧高》。
2800年前的南阳,沃野千里,一马平川,林壑幽然,一望无边,草木葱茏,奇花遍野,林间鸟兽时隐时现,鸟雀啁啾蜂飞蝶舞,山上溪流淙淙,山下大河潺潺,唯有一山,半耸云间,就是今天的独山。伯虎打眼望了望,就决定在这儿落脚,不走了,山高皇帝远的,古谢国还有多远呢?其实那古谢国距此也只有90多华里。
中国四大名玉独山玉
伯虎就在南阳独山脚下安营扎寨,筹建古申国。这里有取之不尽的木材,用之不竭的石头,那石头绿莹莹的,绿中透粉,粉中透白,白中透水,坚如钻石,就是今天的独山玉。古申国的核心城区建在今天的新华东路往北、范蠡路往南这一区域,也就是南阳老城区及其以北一带。
这就是独山玉
那是一个姓氏尚未确立的年代,人们按照血统赐姓,以国名、官名、地名命氏。炎帝生长于姜水之滨而姓姜;黄帝因生长于姬水之滨而姓姬,后居住于轩辕之丘号称轩辕;天子给臣下分封土地,必须“致邑立宗”,新立的宗需要一个名称,这就是“氏”。伯虎属于炎帝部落,本姓姜,他出任申国第一代国君,就叫申伯。
申伯在南阳建国,他依托南阳的地势,堑修河道,牢固城防,筑起了固若金汤的防御工事。
申伯在固城强军的同时,也大力发展农耕,推广畜牧和制陶业,鼓励百姓大量垦荒,发展种植业,扩大黄牛的饲养,军民皆受益;改进石、陶等生产生活用具,大力发展金属生产工具,为兵器制造和手工业、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申伯时期为后世汉代的农耕畜牧业和画像石、画像砖以及冶铁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文化基础,提供了充分且必要的技术积累。新兴的申国成了西周王朝的坚强后盾。
周宣王发现国舅申伯不但是个有胆有谋的军事家、政治家,原来还是个治国能手。接着,又下诏在申国周边建起了十几个诸侯国,比如南阳西边的吕国(镇平一带)、南边的邓国(邓州一带)、北边的缯国(方城一带),统统都归申伯管辖。
以申国为中心的诸多诸侯国集团,成了西周王朝南部牢不可破的屏障,有效地防御了南边楚国的入侵,申伯强有力地捍卫着妹夫的西周江山。为周宣王中兴鸣锣开道、推波助澜,开启了西周强盛的新时代。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南阳市林科所附近发掘了一座西周末年的墓葬,出土的带铭文的青铜器古申国“中偁父簋”(见上图),记载的是周宣王封申伯于谢的同时,还派遣了楚国贵族中父,辅佐申伯到南阳建立申国。这个考古发现为这段历史提供了史料依据。
周宣王驾崩后,其子周幽王继位,娶了申伯的孙女申侯之女为皇后。周幽王年少轻狂,不思政务,宠爱妖姬褒姒,不久就把申后打入冷宫,并废掉申后之子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宜臼被迫逃回外祖父的南申国。申国和周王朝的关系立刻陷入剑拔弩张。不知天高地厚的周幽王开始兴师攻打申国。好你个周幽王,胆大包天,竟敢攻打功高盖世的国舅和岳父.真是不想活了。
荒淫无度的周幽王,为了博得妖姬褒姒的心欢,多次玩“烽火戏诸侯”的游戏,这只有在国难当头的危机时刻才点燃的烽火,被他们当做玩具戏耍,害得各地诸侯前来救驾,多次上当,这种狼来了的游戏玩多就不灵验了,当西北犬戎攻入镐京,捉住了周幽王时,再也无人来救驾了。恼羞成怒的申侯与缯国和犬戎联合起来攻打西周,在骊山脚下杀死了周幽王,灭掉了西周。镐京变成一片废墟。申候从冷宫里解救出申后并立其子也就是自己的外孙宜臼为周平王,迁都洛邑,开启了之后延续500多年的东周新纪元。
到了春秋时期,南方楚国日益强大,雄霸一方,诸侯国被相继灭掉。公元前688年,楚文王借道邓国讨伐申国,公元前680年,被迫迁逃到信阳的古申国最终被楚国灭掉了。
申国百姓为纪念故国,都以国为姓,改姓为申。南阳是申姓的起源地。
古申国在南阳建都141年,将近一个半世纪,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塑造了南阳古城渊源流长的古代文明。
南阳独山
丁小琪2016年1月1日于桃李居
参考书目:《东周列国志》、《竹书纪年 卷下》、《诗经 崧高》、《潜夫论 志氏性》
丁小琪简介:
丁小琪,原名曹华,女,南阳人,当代前卫女诗人,专栏作家。声乐教师,高级职称,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干部进修班。有作品数百首被很多民刊编选,作品散见于《诗刊》《诗歌报月刊》《绿风》《诗潮》《诗林》《诗选刊》《红豆》《文艺生活》等有影响力的专业文学刊物,出版有诗集《花儿开在月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