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国郡县隶属关系,界定诸葛亮南阳躬耕地
2019-11-10 21:04:19
  • 0
  • 0
  • 37

东汉三国郡县隶属关系界定诸葛亮南阳躬耕地

               

                从东汉地图上清楚地看到:襄阳不在南阳郡管辖范围

  一.  以史为鉴,襄阳和南阳从来没有交集

    《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南阳郡,秦置,三十七城:宛县、叶县、穰县、邓县、随县、武当、蔡阳........。南郡,秦置,十七城:江陵、巫、秭归、中卢、编、当阳、华容、襄阳......。”——这个郡治隶属关系清楚地说明,襄阳归南郡,不归南阳郡管辖。

     《太平寰宇记 · 襄州》记载:”建安十三年,曹操平荆州,始置襄阳郡,以地在襄山之阳为名。”又云:“襄阳县,本汉旧县,属南郡。应劭曰:在襄水之阳,县因名焉。”——这个史料说得一清二楚,早在三国建安十三年,曹操已设置襄阳郡,襄阳郡归荆州刺史部管辖,和南阳郡平级,襄阳和南阳没有半毛关系。

      《太平御览 · 州郡部一四》记载:“《楚地记》曰:‘汉江之北为南阳,汉江之南为南郡。’又云:‘《十道记》(唐代历史地理志书)曰:襄州,襄阳郡;《禹贡》:豫州之南境。春秋以来楚地,秦南郡之北界二,难为南阳郡。献帝时,魏武始置襄阳郡。“——此史料也清楚地界定,南阳郡和襄阳郡,隔着汉水分江而治,互不鸟系。

     《通典》云:”(三国)魏荆州刺史治宛。魏末,荆州徙治于新野。“ 故《水经注》称古宛城为”荆州城“。曹魏设在宛城的依然叫“荆州刺史部”,南阳郡依然叫南阳郡,和襄阳郡平起平坐,不管辖襄阳郡。在魏末曹操把“荆州刺史部”迁徙到新野,荆州刺史部“下辖四郡:南阳郡、新野郡、顺阳郡、襄阳郡南阳郡依然和和襄阳郡平起平坐,没有隶属关系。——这一史料再次明确:三国末期,南阳郡和襄阳郡平起平坐,都归”荆州刺史部“管辖。南阳郡从来都没有管辖过襄阳郡,和襄阳是胡不鸟系的两个郡。 

       综上所述,东汉、三国时期,南阳郡和襄阳郡从来没有隶属关系,襄阳从来不归南阳郡管辖。南阳郡辖区里从来就没有襄阳。这是两个相距270华里之遥的独立郡名。“南阳”从来不叫“襄阳”,“襄阳”也从来也不“南阳”。襄阳和南阳从来没有交集。

     因此,国家正史《三国志 诸葛亮传 出师表  》上所说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那就“南阳”,决不可能是其他什么阳。

二.《汉晋春秋》"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作为诸葛亮躬耕地是个伪命题

     根据上述史料可知,“襄阳说”所依据的是东晋襄阳人习凿齿写的《汉晋春秋》“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是诸葛亮躬耕地——该学说纯属伪命题。

      首先,习凿齿被学术界定位为民史学家,也就是民间的玩家。他把很多民间传说民间故事都编入《汉晋春秋》中,这种不严谨的学术态度,历代史学家多有诟病。

      既然襄阳郡和南阳郡从来没有交集,襄阳郡从来没有隶属过南阳郡,襄阳郡和南阳郡是瓜清水白、平起平坐、互不鸟系的两个独立的郡治。那么襄阳城西二十里所谓的“亮家”,肯定不叫诸葛亮《出师表》中所说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中的“南阳”,襄阳城西二十里肯定还是襄阳,南阳距襄阳270华里,邓县距离襄阳140华里。襄阳城西二十里,既不是邓县,更不是南阳。“襄阳城西二十里”三国时期叫阿头山,和诸葛亮躬耕地南阳卧龙岗八竿子打不着。阿头山改名“隆中”是清代的事情。所谓“隆中对”也是清代的产物。因为国家正史《三国志》从头到尾没有“隆中”二字。

      其次,习凿齿的《汉晋春秋》和国家正史《三国志》所持的正统观念截然不同,带有强烈的史学局限性。《三国志》是以汉、魏、晋为作为正统,而《汉晋春秋》是以汉、晋为正统,因曹丕篡汉而否定曹魏,把曹魏的历史地位给淡化了。历史的真实性不能因个人的好恶而删减淡化忽略,毕竟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是谁也改变不了的史实,立足汉晋,否定汉魏晋,淡化了曹魏政权的存在,让三国这段特殊的历史因曹魏的淡化而不完整了 。没有曹魏何谈三国?毕竟曹魏在三国的分量也很重,是三国鼎立时期很重要的一方政权,更何况人家曹魏手中紧紧地把持住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呢。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汉晋春秋》的史学观点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个人主观性,没有纵观三国历史发展的全局,仅因曹丕篡汉就否定汉魏晋的正统,显然是很不客观的;《汉晋春秋》所主张的是以“汉晋”为正统,司马氏不也篡曹魏了江山吗?干脆把晋朝全删除了算了。作为史学家,怎么可以如此选择性失明。也正是《汉晋春秋》的治学不严谨、正统观念取向有严重的偏颇,导致疏漏百出,才挑起了史学界争执千年的历史正统学之争和诸葛躬耕地三顾地之争。 如此史料怎么作为学术依据呢?

     忠于史实,尊重历史,才是史学家必须履行的本分。


 三.以史为证“南阳”即“宛邑”,敲定史实“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襄阳说”竭力否定“宛邑”是“南阳”,以此推翻诸葛亮自述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史实。以史为证鉴真伪:

       南阳作为历史地名,最早出现于春秋楚庄王时期。楚庄王九年(前688年),楚灭申,置宛(古称苑)邑。赦王二十四年(前291年),秦取宛。四十三年(前272年),秦初置南阳郡,以“宛邑”为郡治所。作为历史地名,《大元一统志》云:”宛,春秋楚邑。秦昭襄王二十七年,使司马错攻楚,赦罪人迁至南阳。宛于秦始兼南阳之名。“由此可知,春秋战国时的宛邑就已被称为”南阳“。“南阳”即“宛邑”,“宛邑”即“南阳”。

    《战国策》多次言及南阳。《战国策· 秦策四》云:”魏许秦以上洛,以绝秦于楚。魏战胜,楚败于南阳。“

     《史记 · 秦纪》释曰:”居汉水之北,中国(古中原)之南,旧名阳地,故以为名。  张衡的《南都赋》所说的"南阳":陪京之南,居汉之阳。“南阳因在京都洛阳之南,也被称作“南都”。

     《史记 ·货殖列传·猗顿》赞曰:”南阳西通武关、郧关,东南受汉、江、淮,宛亦一都会也。“南阳和宛人所共知的是通用的名称。

     “南阳“的名字几千年从来没变过。这个南阳,古称“宛邑”,简称“宛”,别称“南都”。 先秦设郡时叫南阳,东汉末年诸葛亮躬耕时叫南阳,今天依然叫南阳。此南阳是秦汉时的南阳,是三国时的南阳,也是今天的南阳,更是“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南阳。

      既然诸葛亮躬耕地在南阳,那么,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也是在南阳,他们二人的这次历史性的会晤史书所称的”草庐对策“当然也发生在南阳了。”三顾茅庐“和”草庐对“本是发生在同一地点的同一件事,你就是有通天的本事,也不能把它掰成两半,让它发生在相距二三百里的两个地方。

      无论请多少专家来拼凑史料、捏造史实、断章取义、挫字碾句、改头换面、生拉硬扯、牵强附会、偷梁换柱、恶意杜撰,偷换概念、巧妙挪移,指鹿为马,偷天换日,南阳郡和襄阳郡始终都不会有交集。改市名,改镇名,改街名,改山名,改广场,改教材,再改,南阳还是南阳,“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永远就是“南阳”, 永远不会变成其它什么阳。除非你去改《三国志》。

       这就澄清一个事实,所谓的“襄阳说”纯属子虚乌有的伪命题。由“襄阳说”所挑起的“诸葛亮躬耕地”千年之争,纯粹是别有用心地搅浑水、造假象、混淆世人视听、偷梁换柱,挪移躬耕地,愚弄读者观众,多赚点景点门票钱,如此而已。这是何等的无聊的学术之争啊。

      史实有力地证明,国家正史《三国志 ·  诸葛亮传·  出师表》中所说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就是河南南阳。无论南阳在谁的附近都依然叫“南阳”。

    诸葛亮躬耕地在南阳,刘备三顾茅庐在南阳,"草庐对”策源地当然也在南阳。

    南阳只需呈现历史,挖掘历史,丰富历史,发展历史,打造好我们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悠久文化古城。

 

刘备三顾茅庐于南阳卧龙岗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参考资料:《三国志》《后汉书 · 郡国志》《太平寰宇记 · 襄州》《太平御览 · 州郡部一四》《晋书·地理志》《通典》《水经注》《元和郡县志》《战国策》《史记 · 秦纪》《史记 ·货殖列传·猗顿》《大元一统志》等




丁小琪2019年11月10日于南阳桃李居 


作者简介:丁小琪, 女,原名曹华,南阳人。从事教育工作。音乐教育和新闻学双本科学历。著名网络诗人。博客中国专栏作家。入选“1917—2016影响中国百年百位新锐诗人”。有数百首诗文被多家报刊杂志转发。出版有诗集《花儿开在月光下》《爱情伸长了手》。文化随笔《金诗银典》即将出版。 

   

      丁小琪的诗歌沉稳而自醒,干净明晰,直接而又充满暗示,诗人的智慧和意义的消解在她的诗歌中同时呈现,散发着狡黠和叛逆的气息,微言大义,使人的触觉变得尖锐而敏感,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像平静湍急的暗流,充满阅读的快感,她口语式的陈述,犀利、诙谐、幽默、让人读来忍俊不止,时常会捧腹大笑,丁小琪的诗歌彰显着强烈的后现代时尚感。”

     丁小琪先后师从中央乐团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李展和中央音乐学院吴天球、郭淑珍教授学习意大利美声唱法。后师从画家董建、张若平、李宝玉、尹先敦等大师学习书法和中国画技法。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