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和写下躬耕歌,详述亮之陇亩乐
2019-11-19 11:18:21
  • 0
  • 0
  • 1

顾和写下躬耕歌,详述亮之陇亩乐

       丁小琪/文

揭秘:东晋北伐为何每次都功败垂成

趣历史2016-12-14 15:25:01

346年(晋穆帝)

  东晋建立之后,中原地区已沦丧于胡人之手。虽然皇室及大多世族只想偏安江南,然爱国之将士每每以北伐中原、规复失土为己任。故东晋自始至终,都有北伐之举,先后有祖逖、庾亮、殷浩、桓温、刘裕等人的多次行动。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祖逖、桓温、刘裕三人的先后北伐。

东晋北伐


网络配图

  首先北伐的是东晋名将祖逖。祖逖(266─321),字士稚,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西晋末年北方大族,曾与刘琨同为司州主簿,两人同被共寝,闻鸡起舞,志向宏远。永嘉之乱后,祖逖率亲党数百家渡江,居于京口(江苏镇江)。。在东晋建国前,他就向司马睿请求北伐,被任为豫州刺史。建兴元年(313年)祖逖率部曲百家渡江,中流击楫,发誓收复中原。当时中原郡县系统已经崩溃,到处都是坞壁,祖逖采取灵活策略,招抚坞壁,屡破石勒,使黄河以南尽为晋土。当祖逖练兵积谷,为进取河北做准备时,晋元帝司马睿担心祖逖的发展对他不利,遂任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北方六州军事,节制祖逖。祖逖眼看北伐无成,忧愤成疾,死于军中。祖逖死后,东晋内部连续发生王敦和苏峻之乱,朝廷忙于平乱,无暇北顾,石勒乘机占领了河南,晋军被迫退到淮南,祖逖北伐的成果也化为乌有。


  永和元年,东晋王朝任命桓温为荆州刺史,握长江上游兵权。次年(346年),桓温乘成汉政权腐败,内部不稳之际,率军沿江直上,率军入蜀。永和三年(347年),桓温灭了氐人李氏的汉国,平定蜀地,声威大振。桓温(312-373),字元子,东晋大将,龙亢(今安徽怀远)人。娶晋明帝女南康公主为妻,拜驸马都尉,曾率军三次北伐,欲收复中原。永和五年,北方再度混乱,桓温多次请求北伐。六年,朝廷以扬州刺史殷浩为中军将军、都督五州诸军事,并委以北伐重任,企图以此对抗桓温。可惜殷浩大败而回,后更被免为庶人,由是内外大权遂集于桓温一身。

东晋北伐

网络配图

  永和十年(354年),桓温首次北伐前秦,他亲率步骑四万余人,连破氐族苻健军,直抵霸上(今陕西长安东)。当地居民「持牛酒迎温于路者十八、九,耆老感泣曰:『不图今日复见官军!』」(《晋书·桓温传》)桓温因军粮不继,未能攻克长安,退返襄阳。永和十二年,桓温第二次北伐,击败羌族贵族姚襄,收复洛阳。隆和元年(362年),桓温向晋穆帝建议还都洛阳;又建议自西晋末年南迁的土庶人等,一律返回故乡。但上自皇帝下至达官贵人,均安于江南一隅,不愿北还,纷纷反对。桓温的建议未被采纳。前燕趁东晋大臣相互猜忌和牵制之际,占领洛阳。第三次北伐是在太和四年(369年),桓温率步骑五万人大败前燕军,进抵枋头(今河南浚县)。

  可是前燕得到前秦的支援,截断了晋军的粮道,桓温只得退兵。在退兵途中,晋军遭到前燕骑兵的追击,死伤三万人。 太和六年(371年),桓温废帝奕为东海王(即海西公),改立简文帝,自己则以大司马镇姑孰专擅朝政,不久病死。东晋末年,北府将领刘裕控制朝政。占据山东地区的鲜卑慕容氏南燕政权,此时便乘东晋衰乱之际屡次侵扰东晋边境。义熙五年(409年)二月,慕容超大掠淮北,刘裕兴兵北伐。


  四月,率水军从建康北上,沿淮河,越大岘(今山东沂水北穆陵关),次年攻破南燕都城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收复青、兖两州,追获慕容超,斩首建康。七年(411年),镇压卢循起事军。八年(412年),消灭了刘毅,以及可能形成威胁的诸葛长民、晋朝宗室司马休之等,清除异己势力,巩固了后方。九年(413年),西攻谯纵,收复巴蜀。十二年(416年)后秦主姚兴病卒,子姚泓继立,兄弟相杀,关中扰乱。

东晋北伐

网络配图

  刘裕乘机率大军分兵四路北伐后秦,进攻关洛。途经黄河,击败北魏军。翌年进克洛阳,至潼关,命大将王镇恶直趋长安,姚泓投降,后秦亡。晋军收复长安,在少数民族统治下达百年的汉族百姓纷纷响应。这时留在朝廷坐镇的尚书左仆射刘穆之病故,刘裕怕政权旁落他人之手,便留次子刘义真镇长安,王修、王镇恶等率兵万余辅佐,自己仓促返回建康。长安留守军内讧,夏主赫连勃勃乘机夺取关中。刘义真虽被迫撤出长安,但自潼关以东、黄河以南直至青州已为南朝版图,江淮流域得到保障,这是祖逖、桓温、谢安经营百年所未能达到的。刘裕在朝廷中声望也达到极点,进而实现禅代。


  纵观东晋王朝,虽曾屡屡兴师北伐,然北伐之军每每功败垂成,始终未能恢复中原、完成一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朝廷多方牵制。东晋王室害怕北伐将帅功高难制,故对他们多方限制、监督,不肯充分信任与支援。祖逖之北伐曾受晋元帝之掣肘。桓温反对「永结根于南垂,废神州于龙漠」的苟安态度,请求还都洛阳、「一切北徙」,但上表至十数次均不得批准。其次,东晋的世族又多苟且偷安。当时皇室和南来之北方世族均把江南当作人间乐土,醉生梦死,贪图苟安,胸无大志。如有的大臣认为「田宅不可复售,舟车无从而得」,还都洛阳系「舍安乐之国,适习乱之乡」。江南本地的望族受朝廷重用,也不希望皇室北还。南北世族对寒族出身的将领更是多方排斥、处处牵制。

东晋北伐

网络配图

  北伐失利的另一原因是内乱频连不断。东晋偏安江南,大权多握重臣悍将之手,致内乱频生,如王敦之乱、苏峻之乱以及桓玄篡立等等,影响了北伐的根本大计。此外,北伐的将帅又每多心怀叵测。北伐将领之中,固不乏忠义之士,如祖逖等,但也有的像刘裕等人,具有政治野心,每区区权衡个人之利害得失,未能把北伐坚持到底。除了上述西晋方面的因素,北伐失败的重要原因在于当时北方胡人武功颇盛。五胡之政权虽呈割据纷争之态,但整个北方均为其所占,势力十分庞大。加以胡人多勇敢骠悍,一时很难制服之。

  可惜了,东晋出了那么多的北伐猛将却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功,可想而知,当时的政局该有多么的糜烂。



《晋书·颐和传》
[注]练:是练祭的简称,出资《礼记·曾子问》,为古代亲丧一周年的祭礼。


译文:
    顾和,宇君孝,是侍中顾众的同族兄弟之子。顾和两岁时父亲去世,童年就很有德操,同族之叔顾荣很器重他。王导主政扬州时,征用顾和为从事。有一次,月初一应当上朝,还没入宫,车停在门外。周颤過见他,顾和正在捉虱子。坦然不动。还有一次,顾和去见王导,王导正困倦,说话间就睡着了。顾和想把他弄醒,于是对同座的人说:“从前常听同族里的叔父元公说过王公协同辅位中宗,保全江南的事。王公身体有小不适,令人焦虑。”王导醒了。对顾和说:“你资质优异出众,不仅是东南之关,实在是海内俊杰。”于是顾和就出名了。不久王导派八部从事到街署去,诸从事都议论官长的得失,只有顾和不说话。王导问顾和:“你听到了什么?”顾和回答说:“明公作为辅佐皇帝的大臣,为什么要收集传言,把严苛作为处理政务的原则呢?”王导赞叹表扬了顾和。当初,晋朝中兴,国都东迁,日的典章制度有许多缺失,皇冠上的被用翁翠珊瑚以及杂珠等装饰。顾和奏道:“过去皇冠上有十二流,都用玉珠,现在用杂珠等,不合于礼制。”于是改过来了。顾和迁任尚书仆射,以母亲年老为由坚决推辞,皇帝下诏书告知他。特别允许他晚上去早上回来,他就是这样受到优厚的待過。不久,因母亲去世离职,服丧以孝闻名。练祭过后,卫将军褚裒上疏推荐顾和,起任为尚书令。顾和对亲近之人说:“古代有人脫去丧服去服从君命,大概是因为才干足以处理时务。我在平常日子里尚且不如别人,何况现在心中混乱,我用什么来对事情有万分之一的补益呢?”皇帝又下诏书,顾和十余次上表疏,于是不出任职务,服丧期满,然后才去处理职事。这时谢尚兼任宣城内史。拘捕泾县县令陈干并杀了他,主管官员认为谢尚违反制度要处罚黜免他,诏令却宽恕他。顾和再次上奏说:“谢尚先是被判了不法受贿罪,被准许自首免死。而谢尚心中有一点不满意,就肆意呈威施處。谢尚身为外威,按规定可以宽恕,手下的官员,应当依法处置。”谢尚,是皇太后的舅舅,所以奏疏被搁置下来了。当时江夏公卫崇为庶母服丧三年,顾和就上奏道:“礼是用来规范事体促成教化的,所有当君王的无不崇尚正礼昭明根本。江夏公卫崇最近丧母,又在守孝时行重礼,违反礼度。放纵私情。如不纠正,就无法治理事物。可令太常让他们都除去丧服。”诏书同意。永和七年,因病重辞职,当年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清朝末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拐河镇群众,在沣河淤沙中发现一块晋代诗画石,上半部刻有《诸葛武侯躬耕歌 》,下半部刻有诸葛亮画像。该诗画石现保存在拐河镇高中院内。

躬耕歌为诸葛亮"躬耕南阳"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清朝末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拐河镇群众,在沣河淤沙中发现一块晋代诗画石,上半部刻有《诸葛武侯躬耕歌》,下半部刻有诸葛亮画像。该诗画石现保存在拐河镇高中院内。

躬耕南亩乐如何,吃也靠著,穿也靠著。

力勤粪多做生活,麦也添多,谷也添多。

耕三馀一要斟酌,丰也不错,凶也不错。

浪荡嫖风与赌博,家也消磨,产也消磨。

乞求邻家借升合,张也推托,李也推托。

赤手空回泪如梭,妻也不乐,子也不乐。

一家饥寒可奈何,冻也忍著,饿也忍著。

亲朋看见无人作,你也改过,我也改过。

沾体涂足甚快乐,吃也在我,穿也在我。

不向旁人借升合,哪怕他张推托,李推托。

(落款:晋永和三年岁次癸亥秋月谷旦尚书左仆射顾和浴手敬书)

《躬耕歌》共30句、151个字,文词朴实无华,雅俗共赏。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哲理,闪烁出诸葛亮的高风亮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史学价值。[1]

一是此文形成的年代久远,与三国相近;二是系东晋名宦顾和手书,有较高的声望;三是出土在南阳,且至今保存完好。这对诸葛亮躬耕南阳又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佐证[1] 。

躬耕田(躬耕地),一般指诸葛亮躬耕地,即三国时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一代名相诸葛亮"躬耕于南阳"(亮躬耕陇亩)时的农田。

南阳卧龙岗,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卧龙岗南濒白水,北障紫峰,遥连嵩岳,山水相依,景留四时。这里岗峦起伏,曲折回旋,势如卧龙,其源发端于嵩山之南,绵延数百里,连接南阳古城西北紫山继续南下,至此岗地势隆起,截然而住,回旋如巢,南阳诸葛庐在其内,时人以孔明为卧龙,因号其岗。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卒",诸葛亮北上南阳卧龙岗"躬耕陇亩"。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为刘备规划"三分天下"再统一天下的战略--《草庐对》。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的悠久历史

天下第一武侯祠:南阳武侯祠

天下第一武侯祠:南阳武侯祠

南阳武侯祠的始建年代可上溯至魏晋时期据《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和满清康熙《龙岗志》记载,汉丞相诸葛亮殒没五丈原后,其故将黄权曾率族人在其躬耕地南阳卧龙岗故址建庵祭祀,纪念武侯,时称"诸葛庵";

晋永兴年间,镇南将军刘弘"镇宛"讨伐张昌时"观亮故宅"并"立碣表闾";唐代,南阳卧龙岗曾多次在文学作品中出现,李白《南都行》中云:"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刘禹锡《陋室铭》中赞美:"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白居易有"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的诗句,许浑《南阳道中》云:"荒草连天风动地,不知谁学武候耕"等,这些表明,卧龙岗在唐代已成为一处著名的文物胜迹和人们凭吊先贤和陶冶情操的地方,不少文人墨客都曾来此游览祭祀。

满清康熙五十年知府罗景主持重修武侯祠,并依前人"龙岗全图"复原了"卧龙岗十景"(草庐、古柏亭、梁父岩、抱膝石、半月台、老龙洞、野云庵、诸葛井、躬耕亭、小虹桥)和卧龙书院。乾隆年间,出现了"漫道锦官祠宇好,龙岗今日更馨香"的盛况。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现存古建筑群为元、明、清时期。祠内保存着汉以来历代碑刻,匾额楹联六百多(通)幅,在全国武侯祠中数居首位。其碑刻书法,真草隶篆无所不具,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岳飞曾在此手书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其字体苍劲峭拔,备受推崇。

卧龙岗十景

诸葛草庐:位于祠院后部正中,是后人在诸葛亮草庐故址上新建的一座八角尖顶茅亭。

前额"诸葛草庐",为1973年郭沫若手书;内额"诸葛庐"是1940年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所书。后额"南阳诸葛庐"为清光绪二十年(1894)南阳知府傅凤飓所书。南阳诸葛庐南阳诸葛庐

南阳诸葛庐在唐代已经蜚声中外,而襄阳草亭伪造于满清重修于建国之后,从体量上看,南阳诸葛庐大于襄阳伪草庐,文化内涵也丰富于襄阳伪草庐。另外从平面看,襄阳的为六角,南阳的为八角,八角与诸葛亮的八卦有一定关系。

古柏亭: 位于草庐左侧东部。此处有古柏一株,传为诸葛亮所植。后人因此建亭,并以"古柏"命名。亭为青瓦挑角,石砌围墙,门窗为木棂组饰的方格。门楣横额"古柏亭"为清咸丰四年(1854)秋月,南阳知县钮雷所书。

梁父岩: 小虹桥西,宁远楼之前,叠石成峰,谓之"梁父岩"。康熙年间用前明唐王花园的太湖石建造。

抱膝石: 梁父岩之西,位于宁远楼前左侧,依古柏置石凳,为"抱膝石"。

古柏亭

伴月台: 在草庐右廊西部。为一砖砌正方形平台,上置石几石登,旁有台阶22道,四周围以砖墙。传为诸葛亮夜观星象之处。

老龙洞:老龙洞和伴月台为一联体建筑。伴月台下有一砖券小门,内有一道弯曲的长洞、传说此洞常有巨龙出现而得名。

野云庵: 诸葛亮会客之所,在草庐右侧东部。正面壁饰"松鹤延年"、"六合同春"图案,其树木、花卉、鸟兽皆为砖雕。门额"野云庵"及两侧楹联亦系青砖雕成。[2]

诸葛井:入口右侧卧龙潭旁有井一眼,名曰诸葛井。井口为青石凿成,传为诸葛亮"躬耕"时汲水之处。

诸葛亮躬耕地砖碑(清代)诸葛亮躬耕地砖碑诸葛亮躬耕地砖碑

躬耕亭:入口左侧,清康熙中知府罗景重修祠宇时建于宁远楼之北。为一纪念性处所,后湮。光绪二十七年(1901),知府傅凤踊又在其前立"汉武侯躬耕处"石刻一通,作为留念。

小虹桥: 草庐之前,有一青砖独券小桥,精巧玲珑,酷似彩虹,故名。传为诸葛亮来往必经之地。



有为歌又名《卧龙吟》(三国演义 王健作词,谷建芬作曲,戴建明演唱,李一丁配乐完成。

束发读诗书

修德兼修身

仰观与俯察

韬略胸中存

躬耕从未忘忧国

谁知热血在山林

凤兮凤兮思高举

世乱时危久沉吟

凤兮凤兮思高举

世乱时危久沉吟

茅庐承三顾

促膝纵横论

半生遇知己

蜇人感兴深

明朝携剑随君去

羽扇纶巾赴征尘

龙兮龙兮风云会

长啸一声舒怀襟

归去归去来兮我夙愿

余年还作垅亩民

清风明月入怀抱

猿鹤听我再抚琴

(天道常变易 运数杳谁寻)

(成败在人谋 一诺竭忠悃)

(丈夫在世当有为)

(为民播下太平春)

(归去归去来兮我夙愿)

(余年还作垅亩民)

(归去归去来兮我夙愿)

(余年还作垅亩民)

(清风明月入怀抱)

(猿鹤听我再抚琴)




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刘备往远处一看,见小桥之西,有一人暖帽遮头,狐裘蔽体,骑着一驴,后面跟随着一青衣小童,携一葫芦酒,踏雪而来。转过小桥后,口吟诗一首。诗曰:

“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仰面观火虚,疑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

诗句意思是:北风吹了一夜骤觉寒冷,乌压压的云朵积压着万里长空。天空中雪花乱飘,一改江山的旧貌。抬头看着像是玉龙斗兽一般,片片龙鳞片甲非着,瞬间铺满了整个宇宙。骑着驴过小桥,只有感叹这梅花干瘦。



诸葛亮:梁父吟
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倾刻遍宇宙.- 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

昨天晚上刮了一夜寒冷的北风,空中万里彤云密布;天上雪花乱飘,大地换上了新装.抬头看看天空,好像是玉龙在争斗;偏偏鳞甲飞舞,很快就充满空中. 骑着毛驴走过小桥,只叹惜梅花怎么那么单薄


诸葛武侯躬耕歌诗画石刻出土南阳



清朝末年,南阳方城拐河镇群众,在沣河淤沙中发现一块晋代诗画石,上半部刻有《诸葛武侯躬耕歌》,半部刻有诸葛亮画像。该诗画石现保存在拐河镇高中院内。

《躬耕歌》共30句、151个字,具体如下:

躬耕南亩乐如何,吃也靠著,穿也靠著。

力勤粪多做生活,麦也添多,谷也添多。

耕三馀一要斟酌,丰也不错,凶也不错。

浪荡嫖风与赌博,家也消磨,产也消磨。

乞求邻家借升合,张也推托,李也推托。

赤手空回泪如梭,妻也不乐,子也不乐。

一家饥寒可奈何,冻也忍著,饿也忍著。

亲朋看见无人作,你也改过,我也改过。

沾体涂足甚快乐,吃也在我,穿也在我。

不向旁人借升合,哪怕他张推托,李推托。

                   晋永和三年岁次癸亥秋月谷旦 尚书左仆射顾和浴手敬书

    《躬耕歌》文词朴实无华,雅俗共赏。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哲理,闪烁出诸葛亮的高风亮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史学价值。一是此文形成的年代久远,与三国相近;二是系东晋名宦顾和手书,有较高的声望;三是出土在南阳,且至今保存完好。这对诸葛亮躬耕南阳又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佐证。



卧龙逸古趣 诸葛袖苍风 海阔天高气象 心平意远自然 白昼云霞野鹤 月夜梅影暗香 开卷... 躬耕于南阳,心远地自偏 沉香踏雪牧鹤远 醉墨吟诗倚竹...

诸葛亮自己习惯半耕半读。很多人就真以为他是一没几个钱的土农民。不种地,还会“揭不开锅”。实际才不是。三国荆州六大名家,又称六大豪族。既是出人才的家族,同样是有大钱的家族。六家就是:庞马习黄蒯蔡。其中的黄家,就是诸葛夫人的娘家。诸葛是黄家的乘龙快婿,还没钱?还有,六家彼此不是朋友,就是亲戚。蔡家和黄家就是亲戚。蔡家的女儿一个是诸葛的岳母大人。一个就是荆州的头儿,刘表的夫人!换句话说,刘表就是诸葛夫人的亲姨爹!诸葛会没身份,会是土农民?


为什么古代的人都那么推崇诸葛亮呢 50

作为一个政治家 他没有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 作为一个军事家 他六次北伐无功而返 他建立的功勋无法与建立了强大王朝的帝王将相相比 可为什么1800年以来上至天子 下至黎民都对诸葛亮推崇备至呢

    身长八尺(根据东汉计量单位合约184cm),容貌甚伟,有英霸之气,时人异焉,聪明绝顶,有勇有谋(出自陈寿《上诸葛亮集表》,见《三国志·诸葛亮传》后附内容)过世时仅54岁。


诸葛亮在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往往被视作智慧的化身、臣子的典范,历代人们无不推崇之,甚至有人认为他是三国时期最伟大的人物。但是翻阅《三国志》,上面记载的很多人并不输于诸葛亮,譬如曹操、司马懿、周瑜、鲁肃,以及蜀汉的法正、蒋琬等,但唯独诸葛亮被历代人们所称道,这是为什么呢???
一、问题的提出:诸葛亮的历史地位真的应当那么高么??
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对其的评价往往是按照其历史功绩来判断他的地位。诸葛亮在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虽然都有很大的成绩,但是他五出祁山而无功、辅佐刘禅却培养出来了一个昏君,这两条历来被人所诟病。总看起来,诸葛亮的历史功绩,顶多应当同曹操、司马懿他们平起平坐,但是实际上,诸葛亮却被推崇到远远高于曹操、司马懿的程度,这其实是有问题的。
纵观历史,诸葛亮的历史地位有三次大的升级过程,这三次升级过程完成了诸葛亮的历史地位的提升,成功的将诸葛亮由人升级为神。
二、诸葛亮的升级过程
1、第一次升级——偏霸变正统
诸葛亮的第一次升级出现在东晋时期,集中体现在习凿齿的著作《汉晋春秋》上。习凿池在《汉晋春秋》的开篇就说“晋宜越魏继汉,不应以魏后为三恪论”,他认为晋是汉的继承者,而蜀汉是汉朝的宗室刘备所建立,名义是继承汉统,自然蜀汉应当是正统而不是曹魏,他摒弃了其他史书以各个势力的年号纪年的做法,统一用蜀汉的年号纪年以确认蜀汉是正统。随着蜀汉由地方割据势力而变成正统,辅佐刘备的诸葛亮的地位自然被提高。在《汉晋春秋 卷一》中的《别周鲁、通诸葛论》中,评价周瑜鲁肃为“小人”,原因是因为“尽臣礼于孙氏于汉室未亡之日”;而实质上同样是辅佐割据势力的诸葛亮,因为刘备是“汉高之正胄”,诸葛亮“将使汉室亡而复立”因而是“君子”。在后面对诸葛亮的描写中,他更是十分推崇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就是他所记的。
为了让他的观点可以被接受,习凿齿努力调和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矛盾,他将诸葛亮北伐的矛头指向了曹魏,而曹魏方的代表人是张郃、郭淮等人。他利用这种替换掩盖了诸葛与司马间的矛盾,为他的观点的推广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这一时期虽然和习凿齿持相同观点的人不多,但是他的观点却为以后诸葛亮的升级打下了基础。
2、第二次升级——文人的传唱
随着南北朝的结束,中国又重新进入了统一的局面。由于隋、唐二朝的开国之主都是以臣子的身份而登上大宝,同魏、晋两朝的情况相近,因此习凿齿所提的“蜀汉为正统”的观点就少有人提,唐太宗亲撰晋宣帝、晋武帝两篇本纪的述论,实际上是否定了习凿齿的看法。
然而好景不长,安禄山的叛乱,使得唐王朝实际上处于一种有名无实的状态,颇似东汉末年的情况,广大的人民希望能有人像刘备那样的帝室宗亲出来匡扶正统。但是永王李璘的叛乱,使人们放弃了这种幻想,转而追求那种清廉忠君、体恤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贤臣。诸葛亮正是这样的一种形象:他自从跟随刘备后,一心一意帮助刘备平定天下;入川后又建立了蜀汉的基本制度,使得蜀汉能够与魏、吴相抗衡;刘备死后一心辅佐幼主,为了实现刘备兴复汉室的愿望他五伐中原,最后病死在五丈原。广大人们对这样的贤臣的期盼,在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诸葛亮的地位,这集中地体现在唐代的诗歌中。例如杜甫的《蜀相》、《咏怀古迹》等,足以证明此时人们对诸葛亮的推崇。
唐代文人们的传唱,让诸葛亮的形象更加高大、更加深入人心,这为诸葛亮的第三次升级提供了群众的基础。

3、第三次升级——凡人变神人
第三次的升级,是诸葛亮升级的最后一步,这一步使得诸葛亮从一个凡人变成了神人。这次升级的功劳,要归于话本和小说的发展
宋朝积弱,长期受外族的欺凌,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元朝更是以外夷加诸中华之上。在华夷之辨相当浓厚的当时,人们对诸葛亮式人才的盼望更加热切。因此,作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话本和小说中慢慢将诸葛亮塑造成一个“多智而近妖”的人物。从元代的《三分事略》到明初罗氏《三国演义》,诸葛亮的形象慢慢的丰满起来,由一个凡人变成了可以未卜先知、驱神役鬼的神人。
三、升级的社会基础
诸葛亮的升级,并不是一个偶然的事情,而是有其社会基础的。这主要是政治方面的因素。
历史上的王朝,当它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王朝的权力往往会削弱,出现臣子叛乱、农民起义、外族入侵等等。这时为了维护王朝的正统性,人们往往会将蜀汉奉为正统,这时,每当蜀汉被奉为正统之时,就会伴随着诸葛亮的一次升级。王朝势力的变化,是诸葛亮升级的政治基础。同时,王朝的没落,无能、腐败的官吏的增加,人们会更加期待那些清廉忠君、体恤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贤臣。正因为有着这样的社会基础,诸葛亮一次次的升级才会实现。另外,统治阶级的需求也很重要。司马懿的功劳不亚于亮,但是,他最后篡位,不符合封建礼数。统治阶级自然不希望看到这样的人收到广泛好评,所以,也没有怎么的宣传。诸葛亮对主子的效忠,可以说是鞠躬尽瘁了,很符合统治阶级的要求,统治阶级正是需要这样的下属,所以,他们也会大力宣传诸葛亮,以至于后来孔明被大家当作神,也有此原因。
四、总结
对任何一个历史人物评价的变化,都是和他的社会背景分不开的。今天我们认为褒诸葛,贬曹操是不对的,但是又有多少人想过褒贬之时的社会观念呢??? 希望对你有帮助




魏晋时期的人为什么极力推崇诸葛亮 


      葛亮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他享誉古今一直都有很多人他推崇备至。但是我们说真正能使诸葛亮的名声流传下来,最得益的历史朝代恰恰却是魏晋两朝时期。有人对此很不理解,诸葛亮代表着蜀汉,而魏国是蜀国不共戴天的仇国,晋国承袭的魏国因此奉魏国为正朔,这两个朝代的人为什么会对一个伪政权的丞相极力推崇呢?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此时魏蜀双方的大军互相僵持不下,诸葛亮死后蜀汉军队退回蜀国,魏国统帅司马懿亲自探视了蜀军的营地,看过感叹道:(诸葛亮)“真乃天下奇才也!”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司马懿对诸葛亮也是很欣赏的,并没有因为诸葛亮是敌国人而贬低他的才能。当初蜀汉大将黄权随刘备伐吴,被切断了归路不得已只有降了曹魏。司马懿有一次问黄权:“蜀国像您这样的人有多少?”黄权笑着回答:“没想到被您如此看重。”司马懿于是给诸葛亮的书信中说道:“黄权,是个爽快人,经常从坐位上起身,赞叹着谈论你,这种谈论总不离口。”可见当时的人对诸葛亮的确是推崇备至!

       后来魏国大将钟会伐蜀之时,进入了蜀地特意下了一道军令不允许魏国的士兵在诸葛亮墓地附近牧马砍柴,出去对诸葛亮的仰慕,钟会还特意派人前去祭拜了诸葛亮!到了后来晋国建立之后,诸葛亮虽然早就去世多年,但他的名声却如日中天。其中有一个晋国人叫郭冲,他是铁杆的亮粉,曾经扬言诸葛亮有五件事没有被《三国志》记载。这五件事中就有一件十分著名的“空城计”,后来郭冲所言的证实可信度不高,不过为后来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写作倒是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我们说诸葛亮在生前就颇有名气,但是但是三国之中有能力的人也不在少数,比如魏国的荀彧,吴国的周瑜都是一时人杰,其能力和品行也决不在诸葛亮之下,但是为什么当时人单单就是推崇诸葛亮呢?

首先我们看蜀国是三国中最弱小的国家,相对于其他的势力,诸葛亮在白帝城接受刘备托孤之后所面对的困难是最难的。这就是后来为什么我们说诸葛亮北伐是“明知不可而为之”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诸葛亮这种与天争命的精神感动了当时很多士人

其次是诸葛亮是个德才兼备的人,后世人客观的评价诸葛亮,认为诸葛亮擅长治国却不精通军事,但是这也无损于他依法治国,律己奉公的形象。诸葛亮治蜀因为公正得到了当时蜀国人的认同,也获得了后来帝王们的尊敬。西晋武帝司马炎就曾经向曾任蜀汉尚书令的樊建询问诸葛亮如何治国。司马炎听闻诸葛亮治蜀的策略之后,感慨道“善哉,使我得此人(诸葛亮)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可见当时人推崇诸葛亮并不是盲目的崇拜,诸葛亮本人在治国方面还是有很强的能力的。

最后一个原因,我认为是诸葛亮受到推崇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的忠贞在古代忠孝仁义是士人们所推崇和提倡的,而且在古代君王看重臣子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忠贞。诸葛亮在刘备死后可以说是独揽了蜀汉的大权,当时刘备临终之时还嘱咐他可以自立为君,但直到诸葛亮死,他都是殚精竭虑辅佐后主刘禅并没有行篡立之事,这在后来的帝王眼里诸葛亮绝对是忠臣们典范,推崇诸葛亮也是在暗示教育群臣向诸葛亮学习,如果每个人都是诸葛亮那么帝王的江山就可以千秋万代永固了。

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偏安政权。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 [1] 

东晋是门阀士族政治,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东晋时代,也曾经内部四分五裂。东晋与之前的孙吴以及其后的宋、齐、梁、陈,合称为六朝。

东晋曾多次试图北伐,但由于内部不团结,除了最后篡晋的刘裕取得一定成果外,其余都无建树。祖逖本有希望恢复旧土,但他被司马睿挟制,郁郁而终。桓温的北伐则被慕容垂击败。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苻坚率兵南侵,东晋宰相谢安力主抗击,派谢石谢玄率军,在淝水之战大获全胜,苻坚只身逃回北方,南北分立之势从此而成。后有桓玄叛乱,废安帝,自立为天子,后为大将刘裕所平,拥恭帝,然大权落裕。

元熙二年(420年),宋公刘裕废除晋恭帝,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




母忧去职

咸康八年(342年), 晋康帝 司马岳即位,将要祭祀南北郊,顾和认为晋康帝应当亲行。晋康帝听从了,各项礼仪都躬行。顾和迁任 尚书仆射,以母老为由固辞,诏书告谕,特许他暮出朝还,他就是这样受到厚待不久朝廷上议论认为 尚书令之副不宜居宫禁之外,改拜为银青光禄大夫,领国子祭酒。不久,因母忧去职,服丧以孝闻名。练祭过后,卫将军 褚裒上疏推荐顾和,起任为尚书令,派散骑郎传旨。顾和每次受到催逼,都号眺恸绝,对亲近之人说:“古代有人脱去丧服去服从君命,大概是因为才干足以处理时务,所以不得不体恤国家顺从大义。我在平常日子里尚且不如别人,何况现在心中混乱,我用什么来对事情有万分之一的补益呢?只足以显示我轻孝忘道,招致不能尽孝道的议论。”晋康帝又下诏说:“政务繁忙,尚书令统管协调,可是缺职甚久,深以为忧。从前先朝政道美好开明,华夏隆盛,山贾诸公都脱去丧服顺应时务,不能满足自己的感情和礼仪的要求。何况今日时局艰难超过历代君王衰败之时,尚书令丧礼已经过了祥练,怎么能听任不赴急迫之事而去满足无际的孝情呢?”顾和十余次上表疏,于是不出任职,服丧期满,然后才去处理职事。



      顾和是晋朝官员,出生于吴郡吴县,祖父是东吴荆州刺史顾容。其实顾和的一生并没有太多波澜可讲,只是在《世说新语-雅量》中有记录一个关于顾和的故事,名叫顾和“搏虱如故”。“搏虱如故”这个故事主要道出了一个人世常态,人心是最难看透的,可能也只有那些胸怀宽广、博学多闻的人才能把一个常态给看破。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顾和,看看他的一生究竟是如何度过的。

      得了官职之后,顾和开始摆酷。有一次,王导准备去朝廷上班,作为随从顾和在外面等他。等人最无聊,顾和却一本正经地在自己身上捉虱子玩,神情专注,物我两忘。以至于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都没注意。那人本来已经走了过去,却又转过身来,指着顾和的肚子问:“此中有何物?”顾和悠然回答道:“这里面最是难以捉摸。”那人见到王导后,对他说,你手下有个叫顾和的,那可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啊!王导说,那当然了,此人不但是“东南之美”,更是“海内之俊”,天下俊才啊!

怎么回事?捉虱子能捉出这么大的名堂?一点不假。那个时候的人喜欢故弄玄虚,发言玄远,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玩一些俗人不玩的东西,比如驴啦虱子呀药石之类的,以此为高。顾和深谙其中三昧,自然玩出名堂了。

聪明的顾和不但能抓住潮流,还会揣摩人的心思,你看他拍马屁多专业。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晋元帝整顿吏治,打击不法,这和王导的为政理念是截然相反的。所谓的不法分子腐败行为很多都是大家族子弟干的,不过是他们寻租行为之一种。作为大家族的代表,王导却又不得不屈从晋元帝,也未能免俗地派了工作组去各地巡察观风。

各个工作组回来后,向王导汇报工作,纷纷踊跃发言,说这也不对,那里也需要改,只有顾和一言不发。王导很奇怪,就问他怎么不说话。顾和回答说,王公您为政以宽大为怀,宁可网开一面,漏掉大鱼,又何必在意小节去捕风捉影呢?王导听后很高兴,还是这小子懂我。顾和当然懂王导了,因为顾家也是江南大族,他们是利益共同体。

因为会拍马屁,会揣摩领导的心思,顾和官运亨通,不断得到提拔。但是,千万不要认为顾和只会曲意逢迎,阿谀奉承。那样的话,史册上就不会留下顾和这个名字。顾和还有另外一个绝活,那就是敢说话,会提意见,无论对谁。

晋成帝想给自己的保姆封个名号,国家都是皇帝的,皇帝想给谁封官就给谁封官,满朝文武都不敢说什么,只有顾和有意见。他说,哺育之恩,不得不报,陛下已经赏赐给您的保姆很多钱财和房产,这已经够多了,不宜再给保姆名爵。历史上只有汉灵帝给保姆加封过名号,可汉灵帝是什么人啊?末代国君,不足为训。陛下如果这样做了,会在史书上留下污名的。晋成帝只好作罢,不但听取了顾和的意见,还给他升官。

晋成帝冠冕上的旒本来都是要用玉的,可惜国家初建,经济困难,没有那么多玉,就只好弄些翡翠珊瑚杂以普通的珠子凑合着用了。顾和觉得这样不和礼仪,就对晋成帝说,如果没有玉,可以用白璇珠替代。晋成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就改过来了。

后来,晋成帝去世,晋康帝上台。国家要举行祭祀,晋康帝不想去,顾和说不行,这事儿必须皇帝陛下您亲自去。晋康帝不得不按照顾和说的办。不久,晋康帝升任顾和为国家副总理(尚书仆射)。顾和就是这样,越提意见越升官。看来,缄口默许并不是健康的为官之道。

为了照顾年老的母亲,顾和推辞了官职。没有多久,母亲去世,顾和坚持在家服丧。朝廷说,你来上班吧,国家需要你,没有你不行啊。顾和任性地说,不,我要为母亲服丧,不服完丧,坚决不上班。没办法,晋朝以孝治天下,只好任由顾和在家居丧。

顾和自己服丧,却不允许别人服丧。当时,有个皇室的王爷要为庶母服丧三年。庶母,也就是小妈,不是亲妈。顾和有意见,他说为嫡母该服丧几年,为庶母该服丧几年,这都是有规定的。某某王爷居然要为庶母服丧三年,这违规了,朝廷应该管,让他除去丧服,好好上班,否则就罢免他。你服得,王爷服不得,顾和管得也太多了,可朝廷竟然就同意了他的说法。

当然,顾和的意见也有失灵的时候。宣城内史谢尚属下的一个县令犯事,谢尚居然直接逮捕这个县令并将他处死。谢尚是谁?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但是他有个超级大粉丝叫李白。李白曾在诗中写道,“登高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我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李白做梦都想遇到像谢尚那样的人。

然而,这个李白的偶像,所谓的“谢将军”却没有那么崇高。县令犯事,应由司法部门去审判,他却不经过审判,直接将人杀害。有人弹劾谢尚草菅人命,可由于谢尚是皇太后的舅舅,弹劾也没用。顾和也发表意见了,他说,谢尚作为太后的舅舅,理应为大家做表率,自重自爱,这样才能得到大家的尊敬。然则不然,谢尚蔑视国家法律,公然处死下属,这是犯罪。纵然谢尚可以不被处罚,但是他属下的有关人员必须绳之以法。顾和已经退了一步了,但是朝廷还是没有批准,谢尚得以逍遥法外。外戚就是牛逼!不知道李白知道这件事后,还会不会去当“谢粉”。

顾和,以抓虱子闻名天下,以聪明机智畅游官场,以会提意见立身朝堂,成为东晋时期一个名士,一员能臣。



      咸康八年(342年),晋康帝司马岳即位,将要祭祀南北郊,顾和认为晋康帝应当亲行。晋康帝听从了,各项礼仪都躬行。顾和迁任尚书仆射以母老为由固辞,诏书告谕,特许他暮出朝还,他就是这样受到厚待。不久朝廷上议论认为尚书令之副不宜居宫禁之外,改拜为银青光禄大夫,领国子祭酒。不久,因母忧去职,服丧以孝闻名。

    练祭过后,卫将军褚裒上疏推荐顾和,起任为尚书令,派散骑郎传旨。顾和每次受到催逼,都号眺恸绝,对亲近之人说:“古代有人脱去丧服去服从君命,大概是因为才干足以处理时务,所以不得不体恤国家顺从大义。我在平常日子里尚且不如别人,何况现在心中混乱,我用什么来对事情有万分之一的补益呢?只足以显示我轻孝忘道,招致不能尽孝道的议论。”晋康帝又下诏说:“政务繁忙,尚书令统管协调,可是缺职甚久,深以为忧。从前先朝政道美好开明,华夏隆盛,山贾诸公都脱去丧服顺应时务,不能满足自己的感情和礼仪的要求。何况今日时局艰难超过历代君王衰败之时,尚书令丧礼已经过了祥练,怎么能听任不赴急迫之事而去满足无际的孝情呢?”顾和十余次上表疏,于是不出任职,服丧期满,然后才去处理职事。 [5] 

    342年--347年 晋康帝司马岳在位,顾和一直担任尚书仆射

卧龙岗说常常拿所谓晋代“诸葛亮躬耕歌碑”做证据,证明晋代就有人认为卧龙岗是躬耕地。实际上这个碑就是后人伪造的假货!
此碑据说是清末出土于南阳方城。(插句闲话,在清代,许多一千年来都没人提过的卧龙岗史料,被卧龙岗方面创造性的发现了。)

该碑落款有“晋永和三年岁次癸亥秋月谷旦,尚书仆射和浴手敬书”。并有两方印其中一方为“尚书之印”。可惜的是这个假货的破绽就在落款:
第一、看落款日期“晋永和三年岁次癸亥”。


晋永和三年是公元347年。丁未年羊年
而且用永和年号的12年里没有一个癸亥年。最近的癸亥年是公元363年。此时距永和三年已过去16年,而顾和已死12年。
可见落款的前八个字就暴露了假碑的成色。
第二、看看顾和的官职是尚书仆射吗?
先看史料 《晋书》记载
“康帝即位,将祀南北郊,和议以为车驾宜亲行。帝从之,皆躬亲行礼。迁尚书仆射,以母老固辞,诏书敕喻,物听暮出朝还,其见优遇如此。”
“寻朝议以端右之副不宜处外,更拜银青光禄大夫,领国子祭酒。顷之,母忧去职,居丧以孝闻。”
“既练,卫将军褚裒上疏荐(顾)和,起为尚书令,遣散骑郎喻旨。……(顾)和表疏十余上,遂不起,服阕,然后视职。”可见晋康帝刚即位时,顾和当过两天尚书仆射,不久后“更拜银青光禄大夫,领国子祭酒”,然后为母守孝去职,守孝期满就任尚书令。尚书令是尚书台正职官,尚书仆射是副职,两者差别明显。
而“永和”是晋康帝儿子晋穆帝的年号。根据《晋书》“永和七年,(顾和)以疾笃辞位,拜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尚书令如故。”可见一直到永和七年辞职,顾和一直是“尚书令如故”。那么问题来了,早已身为尚书令的顾和为什么在永和三年的所谓《躬耕歌》中还自称尚书仆射?难道顾和连自己的官职都搞不清楚吗?
此造假证据之二。




第三、看“尚书之印”。
晋代“尚书”并不是指尚书台首官,也不是尚书台各官员的统称,而是一独立官职。当时尚书令之下是尚书仆射,之下才是各曹尚书。顾和在担任尚书令之前就曾两次担任尚书吏部一职。所以永和三年担任尚书令的顾和绝不会用“尚书之印”,要用也该是“尚书令印”。而到了明清,尚书才称呼六部主官。即使如此所用官印也应该是“尚书礼部印”或“尚书工部印”等等。现在唯一已知的“尚书之印”是清代和珅的一方闲章。
由此可见,“尚书之印”应该是明清以后的伪作。
此造假证据之三。
综上可知,南阳出土所谓《诸葛亮躬耕歌碑》完全是骗子造假的产物。用伪造的东西证明的躬耕地能是真的吗?






  公元347年,东晋永和三年。东晋王朝占领巴蜀以后,通过张氏前凉政权,正式与拜占廷建交。

东晋是公元317年建立的。

   仆射,仆是“主管”的意思,古代重武,主射者掌事,故诸官之长称仆射。

仆射起源较早,秦律中有仆射称谓。汉代仆射是个广泛的官号,自侍中、尚书、博士、谒者、郎以至于军屯吏、驺、宰、水巷宫人皆有仆射。

      隋三省六部制、魏晋南北朝至宋尚书省的长官称仆射后来只有尚书仆射相承不改,至于宋代。其他仆射的名称大都废除。故魏晋南北朝至宋的仆射,专指尚书仆射而言。

尚书仆射为尚书令之副。尚书令阙,仆射便是尚书台(后称省)的长官。

尚书令为虚职后,尚书仆射成为尚书省的长官,

  尚书仆射是一度相当于宰相的官职。仆,意为主管,因古代重武,由主射者掌事,故诸官之长称仆射。后来只有尚书仆射沿用下来,其他仆射的名称大都废弃,因此魏晋南北朝之后的仆射,专指尚书仆射。尚书仆射的官职最早在秦朝设立,其时为尚书之首,只是皇帝身边小臣,没有权力。
  西汉时,置尚书台(后称省),尚书令为尚书头领,尚书仆射为其副职。东汉光武帝时,因尚书台权力越来越大,尚书仆射的权力也渐大。汉献帝时,设左、右仆射,此后历代沿置。魏晋南北朝之际,尚书仆射上有尚书事、尚书令两职,但因常常空缺,尚书仆射已相当于宰相或副宰相。
  例如东晋谢安、北魏李冲、北齐杨愔等都是以尚书仆射一职分掌或专掌朝政。隋朝时,尚书事一职遭废,尚书令则常常空缺,尚书仆射成为宰相。唐代,因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前任尚书令,此后无人敢任此职,尚书左、右仆射成为事实上的尚书省长官,一度与门下省、中书省长官并称宰相。
  唐高宗后,尚书省职权渐低于中书、门下两省,尚书仆射已不能和门下、中书省长官同称宰相,而需加封平章事封号才是宰相。玄宗后,尚书仆射未曾被加封过,从此不再是宰相3宋代时,尚书仆射名称屡有变化,并一度重新成为宰相。宋以后无仆射之官。


南阳方城清末出土的《诸葛亮躬耕歌碑》是真迹吗?

传南阳方城有清末出土所谓晋代《诸葛亮躬耕歌碑》。该碑落款有“晋永和三年岁次癸亥秋月谷旦尚书左仆射顾和浴手敬书”。由此有人说这是诸葛亮躬耕于卧龙岗的有利证据。可惜的是此碑是个伪造的假货。破绽就在落款: 第一、看看顾和的官职。永和三年顾和官职是尚书令不是尚书仆射。尚书令是尚书台正职官,尚书仆射是副职,两者差别明显。 此造假证据之一。 第二、看落款日期“晋永和三年岁次癸亥”。 晋永和三年是公元347年。查查万年历或百度一下就知道,公元347年是丁未年根本不是癸亥年。 此造假证据之二。 综上可知,南阳出土所谓《诸葛亮躬耕歌碑》完全是骗子伪造的假货。

永和三年是公元347年。查查万年历或百度一下就知道,公元347年是丁未年根本不是癸亥年。而且用永和年号的12年里没有一个癸亥年。最近的癸亥年是公元363年,此时距永和三年已过去16年,而顾和已死12年。

而永和三年是晋康帝儿子晋穆帝的年号。根据《晋书》“永和七年,(顾和)以疾笃辞位,拜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尚书令如故。”可见一直到永和七年辞职,顾和一直是“尚书令如故”。那么问题来了,早已身为尚书令的顾和为什么在永和三年的所谓《躬耕歌》中还自称尚书仆射?难道顾和连自己的官职都搞不清楚吗?

、看“尚书之印”。晋代“尚书”并不是指尚书台首官,而是一独立官职。当时尚书令之下是尚书仆射,之下才是各曹尚书。顾和在担任尚书令之前就曾两次担任尚书吏部一职。所以永和三年担任尚书令的顾和绝不会用“尚书之印”,要用也该是“尚书令印”。而到了明清,尚书才称呼六部主官。即使如此所用官印也应该是“尚书礼部印”或“尚书工部印”等等。现在唯一已知的“尚书之印”是清代和珅的一方闲章。

由此可见,“尚书之印”应该是明清以后的伪作。

此造假证据之三。

综上可知,南阳出土所谓《诸葛亮躬耕歌碑》完全是骗子伪造的假货。以假货证明的躬耕地能是真的吗?



        清朝末期,南阳市方城县拐河镇群众,在沣河淤沙中发现一块晋代诗画碑刻,呈竖幅长方形,碑刻高1.36米,宽0.71米,上半部刻有《诸葛武侯躬耕歌》,下半部刻绘着诸葛亮画像,落款是“晋永和三年岁次癸亥秋月谷旦尚书左仆射顾和浴手敬书”。(勘误:“晋永和三年岁次癸亥……“——永和三年(347)当为丁未年。)这方由东晋名宦顾和手书的诗画碑刻,原本保存在拐河镇高中院内,2014年秋被盗。“据住持史振松先生讲,村民代代口传该碑是从南河捞出的”(龚运喜语)。笔者有幸从拐河民间搜集到一张原石拓片,总算还能见到这方《诸葛武侯躬耕歌》碑刻的基本面貌。

(136x70cm)

晋碑拓本《躬耕歌》《孔明像》 拐河关庙与晋代诗画石 这方由东晋名宦顾和浴手敬书的诗画石呈竖幅式矩形,高1.36米,宽0.71米。依其落款,当为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秋月刻石,上半部刻有《诸葛武侯躬耕歌》,全文如下: “躬耕南亩乐如何?吃也靠着,穿也靠着;力勤粪多做生活,麦也添多,谷也添多;耕三余一要斟酌,丰也不错,凶也不错;浪荡嫖风与--,家也消磨,产也消磨;乞求邻家借升合,张也推施,李也推拖;赤手空拳泪如梭,妻也不乐,子也不乐;一家饥饿可奈何?冻也忍着,饿也忍着;亲朋看见无人作,你也改过,我也改过;粘体涂脑甚快乐,吃也在我,穿也在我;不向旁人借升合,哪怕他张推拖、李推拖。” 下半部刻有诸葛亮画像。画面上的诸葛武侯头戴三梁进贤冠,手执鹅毛羽扇,神情泰然地端坐于草庐之中。庐外青松苍劲,翠竹挺拔,太湖石形态离奇,美人蕉生机盎然。更有晓岚流云在缓缓游动,俨然一处迷人仙境。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