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铭: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历代之证
2019-09-24 07:25:49
  • 0
  • 0
  • 5

张金铭《品南阳》

第四节 历代之证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本来是不存在争论的事,一开始也就没有人去争论。
  首先三国时期没人争论。因为地点在那摆着,事实眼前放着,人又都活着,大家都知道。一是诸葛亮口碑好,大有人宣传,像司马徽、徐庶等人,就将诸葛亮的祖宗三代、出生地点、综合素质。原来跟着叔,依刘表家于襄阳。后来叔死了,在刘表家住不成了,就和弟弟诸葛均到南阳种地谋生去了,所住的地方有一冈,名“卧龙岗”,所以,他也称“卧龙先生”,把诸葛亮的全部档案向刘备做了详细的介绍。(见《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二是诸葛亮名声响,牌子硬。像零陵之战,诸葛亮在两军陈前与邢道荣刚一照面,就先卖开了牌子:“吾乃南阳诸葛孔明也。”还有什么曹操几十万军队我都收拾了,你不过小菜一碟,别让我费事了,快争取主动吧,云云。像这样一有机会,不是别人替他卖“南阳卧龙”就是他自己卖“南阳孔明”的地方多得很,读者只要留心会发现比比皆是。大家想想看,如果有人在这样的场合站出来跟诸葛亮打岔,说你诸葛亮跟着你叔叔在襄阳刘表家住过几年,你算我们襄阳卧龙,那这人就是像易中天一样故意搅混。
  再往后到两晋南北朝时代也没有人争论。历史刚刚过去,记忆还犹新。魏晋时期因吴蜀夷陵之战而沦落在南阳的蜀国故将黄权,当听到诸葛亮与世长辞的噩耗后,便在诸葛亮当年躬耕受三顾处的卧龙岗诸葛庵首祭武侯,并联合其他蜀国老人及弟子与当地老百姓在老地方建起了诸葛庙,每年常去上香祭奠。
  到了唐朝,不但没人争论这莫须有的事情,而且为了更好的纪念诸葛亮,将原来的小庙扩建得相当有规模,在当时闻名遐迩。杜甫在《八陈图》、《蜀相》、《咏怀古五首》等诗中都对诸葛亮歌颂倍加。刘禹锡在长庆四年写下的名篇《陋室铭》更是直接的说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将自己的寒舍比之于南阳的诸葛草庐和成都的扬雄宅地以自勉自慰。这也成为了贫困文人和清高雅士的警句格言。李白在开元二十八年所做的《南都行》中写到:“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又在天宝元年应召长安,任职皇帝文学侍臣翰林供奉时写下《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一诗,其中有“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当其南阳时,垄亩躬自耕。鱼水三分合,风云四海生……余亦草何人,颇怀拯物情”,明确指出孔明躬自耕之地在南阳卧龙岗。
  宋朝也没有人争论。宋朝的宰相、大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在他的《诸葛武侯》一诗中写到:“武侯当此时,卧龙独催藏。掉头梁父吟,羞于众争先。邂逅得所从,幅巾起南阳。崎岖巴汉间,屡以弱供强。”大家很明白地从王安石的诗中看出,武侯当时就在卧龙岗隐居,羽扇纶巾走出南阳之后,才屡以弱攻强的。此外宋代的抗金名将岳飞,统军北上,路过南阳,特意到卧龙岗拜谒武侯。遇雨难行遂宿于祠内,秉烛细观历代达官贤人赞颂武侯的文辞诗赋,以及诸葛亮的《出师二表》,不觉已潸然泪下,并在道士出纸索字时,将这体现诸葛亮一心为国鞠躬尽瘁高尚情操的《出师二表》一气呵成,不仅为南阳的卧龙文化,也是为国家留下了珍贵的墨宝。
  元朝依然没有人争论。元朝虽然征战不断,时间短暂,但从中央到地方却一直对南阳诸葛亮的躬耕受三顾处倍加重视,拨款项派官府,从元大德二年开始,历时四年,对卧龙岗武侯庙进行了大规模的重修扩建,为诸葛亮立了塑像披了金身,配了关张二殿。元仁宗于延佑四年交中书平章政事与翰林院集议,给南阳卧龙岗诸葛庙正式命名为“武侯祠”。可见当时哪里还会有对其躬耕地问题的怀疑争论?
  到了明朝事情就起了一些变化。这时出了个破落文人罗贯中,为施展才华、挥泄激愤,将史料与传唱糅合成了《三国演义》,借题发挥,扬刘抑曹。人物用之则出,弃之则失。情节猪生象身,随意大小。事件张冠李戴,兄穿嫂衣。时间前后置换,梨代桃开。地点合二为一,襄帽宛体。例如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中写到:
  “次日,玄德同关,张并从人等,来到隆中,遥望山畔数人,荷锄耕于田间,而作歌曰:苍田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玄德闻歌,勒马唤农夫问曰:‘此歌何人所作?’答曰:‘乃卧龙先生所作也。’玄德曰:‘卧龙先生住何处?’农夫曰:‘自此山之南,一带高冈,乃卧龙冈也。冈前疏林内茅庐中,即诸葛先生高卧之地。’玄德谢之,策马前行。不数里,遥望卧龙冈,果然清新异常。”
  罗贯中前面虚指的是刘关张来到隆中,后面实写的是卧龙岗的场景,到了隆中为什么还找不到诸葛亮住的地方呢?因为他就没有在那里住,而在卧龙岗,只
有到卧龙岗疏林内茅庐中才能找到诸葛先生高卧之地。别说隆中山南,就是襄阳周围,找遍山南山北,自古至今也没有叫卧龙岗的地方,只南阳有。这样虚晃隆中,实写卧龙岗的地方在罗贯中的笔下层出不穷,他这种两地合一的写法混淆了是非。民间艺人为了渲染出效果,塑造剧情,更是随心所欲,东拆西借,南拉北扯,梅接杏枝。我想大家不少人听过南腔北调十八扯,也听过关公战秦琼的故事。就这样以讹传讹,使人一头雾水。易中天那么大的学问,到现在还分不清南阳人与襄阳人到底在争论什么这样的小问题呢?何况当时的半吊子文人,怎会不无事生非?于是逐渐开始了无谓的争论。
  好在官方不受干扰,旗帜鲜明。从明洪武到万历,二百年间出重资对南阳武侯祠多次进行大的修葺,并不断敕赐匾楹。嘉靖七年明世宗皇帝就敕赐门额“忠武”,及春秋祭祀庙规,后来还特意下达了“中央文件”—一礼部正字三千五百九十三号:《敕赐忠武庙观祭品祭文檄文》,此碑现仍存于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内。细数从明洪武二十一年起每年在南阳武侯祠诸葛亮忌日八月二十八祭祀的情况通报。以后的年年也都要按照通报模式举行祭典。祭祀诸葛亮在南阳,就像历代朝廷祭祀孔子在曲埠一样,朝廷去不了,由礼部代祭,或朝廷派大员代祭。嘉靖十八年,世宗皇帝遣驸马都尉邬景和到南阳卧龙岗特祭武侯。
  如果这样仍不能破迷驱雾,以正视听,还在那里作毫无意思的争辩,呻吟,那只能证明几个穷困潦倒的“半瓶醋”文人,他们百无聊赖到了何种地步。只能靠有气无力的几句聒噪,想换取世人几眼青睐,“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扶弦”。有点像现在的达赖,明知道自己已不可能再吃到西藏这块天鹅肉,却还在叫嚣着什么大西藏王国,蹦达着当几天小丑,靠当走狗换两根剩骨头。
  到了清朝以后,争论仍在继续,但在国家权威的、严肃的历史地理专著如《大元一统治》、《大明一统治》、《大清一统治》等的进一步明确表述诸葛亮当年是躬耕受三顾于南阳卧龙岗这一正统比照下,只不过是蛙鸣蝉噪,无妨大雅。
  
  

举报 | 收藏 | 6楼 | 埋红包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楼主:winshing_yanLv 5 时间:2008-10-31 19:03:00

  第五节 当今之乱
  到了本世纪,情况又有所不同。随着旅游业的逐步发展,这种争论也有所升级。为了争取旅游资源,争论也由民间升为官方,有地方论战升为权势干预。特别是在本世纪开始的那几年,某市为将诸葛亮的躬耕地由南阳卧龙岗改为襄阳隆中,拨专款派专人几进京城“做工作”。当地报纸加大舆论声势,对这种行为大加赞言。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做通了有关人员和相关部门的工作。甚至连教科书都篡改,不再提南阳辖邓县管襄阳这种关系,而变成注释:“南阳在邓县附近。”大家看看,历史是靠做工作做出来的吗?大家再看看,还真有那么一些文人、学者、官员,甚至高级衙门的权威领导,为了钱和关系,把良心和脸面都不要了。厦门赖昌星走私案不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吗?从中央机关到地方政府有多少人变节下水,他们完全变成了赖昌星的推磨小鬼。这两件事大同小异,只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区别,性质是一样的。什么学术研究,什么工作原则,什么职业道德,他们连人格一起都卖掉了。结果呢,无非是上演了一出短暂的拙劣的无聊的滑稽剧。难怪易中天对那个时期总结为:“工作就是开会,管理就是收费,协调就是喝醉。”
  当时报纸一经刊出,人们不禁要问,只要有人给钱,什么都可以改写。那照这样发展下去,以后的地理课本上是不是就可能要写成北京在门头沟附近,亚洲在日本附近呢?真是“愁城难破钱作炮,官海易渡权是舟。”
  二月河先生说得好:“历史不是泥捏的,历史就是历史。不是谁想改啥样就能改成啥样的!”诸葛亮到底是“躬耕于南阳”的卧龙岗,还是“躬耕垄田”于襄阳隆中,也不是靠易中天打一个马虎眼就能忽悠过去的,也不是靠几个钱就能买过去的。
  

举报 | 收藏 | 7楼 | 埋红包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楼主:winshing_yanLv 5 时间:2008-10-31 19:05:00

  第四章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卧龙岗的确定性
  第一节 卧龙先生与卧龙岗
  诸葛亮“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是一段千真万确不必争论的历史。诸葛亮“抱膝长吟”“隐居求志”就在南阳城西郊的卧龙岗上,这也是个再明白不过的事实。
  我们先从诸葛亮的别称,也就是号“卧龙先生”与“卧龙岗”的联系谈起:
  易中天说:“卧龙的称号就是司马徽送给诸葛亮的。”不知他从何引证?也没注因何而送?
  《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传》引《襄阳记》云:当时诸葛亮被称为“卧龙先生”,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先生”,都是由庞统“从父”庞德公所起的高雅绰号。
  徐庶说——也等于是罗贯中说:“后玄卒,亮于弟诸葛均躬耕于南阳。尝好为梁父吟.所居之地有一冈,名卧龙冈,因自号‘卧龙先生’。”(《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
  只要是外号,不管是自称的还是别人给起的,总之都要有一个直接的来历:有的因所任官职而得,如西汉时张敞的“张京兆”、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王右军”、唐朝大诗人杜甫的“杜工部”;有的因籍贯而得,如袁世凯的“袁项城”;有的因就职地而得,如刘表的“刘荆州”、刘备的“刘豫州”;而志士高人多因隐居地而得名,如司马徽的“水镜先生”、诸葛亮的“卧龙先生”。不过对于后两者的号与地名的关系又有两种解释版本:一种版本是司马徽因被称为“水镜先生”,他隐居的地方才被称为“水镜庄”,诸葛亮因称为“卧龙先生”,他隐居的高冈也就被称为“卧龙岗”;另一种版本则完全相反。
  不管是“名山名水因名人而名”也好,还是“因名山名水出名人”也罢,人和地,名和居,是紧密相连的。两种说法其实是一种逻辑,这一点易中天是知道的,他故意绕过去不说;大家也是清楚的,要不诸葛亮为什么不被称为“隆中先生”?“襄阳城外二十里”的山为什么不叫“卧龙山”?
  第二节 顾嘉蘅与他的楹联
  下面我们从顾嘉蘅和他的楹联说起。
  顾嘉蘅的确是襄阳人。在翰林院做编修工作,后调派南阳当知府。一个翰林院的编修自然是学富五车,地地道道的史学家。通过对汉代历史全面细致的研究,他早就承认南阳卧龙岗才是诸葛亮的躬耕受三顾之地。请看顾嘉蘅早在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九月所撰写的楹联:“此地藉卧龙以传,看丹水西抱,白水东环,祗余长留名士隐;斯人超雏凤而上,即莘野币交,渭滨车载,何如亲见使君来。”这副联的意思是:“南阳卧龙岗凭借诸葛亮的名声得以传扬,看这隽秀之地,处于丹水和白河的环绕之中,我们怀念的人早已逝去,只剩下这名士隐居的遗迹;这个人的身份超出庞凤雏之上,就连那用重礼聘出的伊尹和被车载去的吕尚,也不如他尊贵荣光,因为英明的刘使君亲自来此地三访。”看顾嘉蘅这话说的多么清楚,观点多么明朗。襄阳有“白水”吗?哪里“丹水西抱,白水东环”?还不是卧龙岗这里才“藉卧龙以传”,‘‘此地’才是“卧龙先生”的躬耕传承地,这里才是刘“使君”亲自来此三访的地方!
  那个时候是纯粹研究学问,向先贤学习,没有别的目的,只是实话实说。不像现在,为开发旅游资源,拼凑旅游景点,拉虎皮作大旗,牵强附会,在那个时候是没有这个必要的。再说了,顾嘉蘅本来就是一个学术立场坚定的人,下面请看他在同一年撰写的另一副楹联:“将相本全才,陈寿何人,也评论先生长短;帝王谁正统?文公特笔,为表明当日孤忠。”这副联的意思是说:“诸葛亮本是文武全才,陈寿是什么人,竟敢评论先生的优劣;蜀汉才是正统的帝王,朱文公曾大笔特书,来表明先生当年的耿耿忠心。”大家看,在曹魏还是蜀汉谁为正统这个问题上,顾嘉蘅与《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争论的是多么的激烈,多么的立场坚定:你陈寿是没有资格来评论先生的,人家大史学家朱熹早在《紫阳纲目》中早就斥责曹魏为篡逆,尊蜀汉为正统了!
  

举报 | 收藏 | 8楼 | 埋红包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楼主:winshing_yanLv 5 时间:2008-10-31 19:07:00

  可他为什么又在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又撰写了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这副对联来调和折中和稀泥呢?易中天为混淆视听,说南阳人和襄阳人是在为隆中的位置争论,顾嘉蘅是在和这样一摊稀泥,然后再说隆中就在襄阳城外二十里,南阳人可不就输了吧,没戏唱了吧?动机不纯。大多数人虽不会这样带着有色眼镜,但也会糊里糊涂的认为南阳人和襄阳人在为诸葛亮的躬耕地是在南阳还是襄阳一直有争论,而顾嘉蘅自然是为这两者和稀泥。其实都错了。他根本不是在为南阳人与襄阳人调和泥,而是为了襄阳人自己和泥,更准确的说是在为他自己与家乡人和这摊稀泥。为什么这样说呢,听我慢慢品来。
  首先襄阳学者,只要了解汉代及三国历史,只要看懂《三国志》,甚至只要看懂《三国演义》的人,也都不得不承认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卧龙岗”,当然也包括顾嘉蘅父子这样的史学界精英。他早在1847年就已立场明确“此地藉卧龙以传”,为什么会在十八年后的1865年又写下这样的一副观点模糊的对联呢?是他的历史观点动摇了吗??是他的人品性格变化了吗?当然答案都是否定的。
  理解顾嘉蘅经历的都很清楚,写这副对联的时候已是他第五次又被派南阳来任知府。以前每次任期,总会有些乡亲故旧提到诸葛亮躬耕地的问题,解释不完。这次又不知道会在南阳干到什么时候?少年的伙伴来了,同窗的好友来了,亲戚乡邻来了,那时,内乡宝天曼森林公圆,西峡石人山灌河漂流,恐龙遗迹园世界地质公园等都还没有开发,只能陪同他们到方城的“炼真宫”、赊店的“陕山会馆”、桐柏山的“淮源古庙”、卧龙岗的“武侯祠”,等名胜古迹玩一玩。当来的客人看到卧龙岗“武侯祠”内,有顾嘉蘅亲笔书写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大名垂宇宙,元戎小校出郊垌”。“旨寻六家、业窥五际;内学七纬,旁通三徽”。“抱膝此安居,觉异日桑种成都殊非本念;长吟谁与知,问当年曲赓梁甫可有余音”等楹联,还有“半月台”(亮观星的地方)、“躬耕亭”(放农具屋)等地方放置的匾额,在这个有限的范围内随处可见。
  来的客人历史文化水平难免参差,本土思想会有轻重,家乡荣誉感定有强弱,就难免会有人说顾嘉蘅了:你官当大了,有名气了,离家时间长了,你忘本了,你怎么光说南阳这个地方是真的呢?你为什么不为咱襄阳说话呢?你看你字写的这么好,写那么多,在这里随处可见,为什么不给咱们家的隆中也写点什么啊?说的次数多了,听的也多了,回答的也多了。有的人还能接受解释,有的人听着就像对牛弹琴。也不能总为这老吵架呀,那也太伤和气了。现在咱们也可以站在顾知府的立场上想想当时的情景:几十年了,又离家几百里远,老乡们能想着咱还来看咱,老抬杠也不是个事。何况都老了,咱又是一个极重感情的人,咱们不必再争论这个问题了,还是高高兴兴喝酒谈心吧!所以就写了一副,让老乡带回去,自己保留也好,挂到隆中也行,反正他是把这副对联挂到了南阳卧龙岗的“武侯祠”内。以后老乡们不管谁来,请看这副对联,就不要再提诸葛亮是在南阳躬耕还是在襄阳种地这档子事了,你们接受也好不同意也罢。而本人的观点早在十八年前都已经亮明了,现在只陪着喝酒叙旧。这多好啊,何必找不快?
  所以,与其说顾嘉蘅在为自己和襄阳的老乡和稀泥,不如说是他等于给自己挂了个莫论躬耕地“国事”的免战牌。
  话我们再品回来,假设说顾嘉蘅少小离家,地域观念淡薄,现在又在南阳做官,有讨好当地人的嫌疑才在这里留下多处墨宝,那么他的父亲顾槐呢,他没有在南阳当过官,并且在顾嘉蘅第一次来南阳当官的前七八年,就已经在这里留下了多处真迹。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也请诸位前来转转,什么都明白了。
  我在这里只是提醒大家,隆中就在他们父子成长、学习、生活的地方,可以说再熟悉不过了。当时还不要门票,也不用坐车花钱,顾家父子还不是想去就去,想写就写,是否襄阳隆中留有他们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肯定的是,虽然每个人都有乡土情结,可二位对南阳卧龙岗武侯祠情有独钟,都认为此处才是诸葛亮真正躬耕受三顾处。
  

举报 | 收藏 | 9楼 | 埋红包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楼主:winshing_yanLv 5 时间:2008-10-31 19:09:00

  第三节 历史背景决定诸葛亮躬耕南阳
  下面我们再从当时历史背景、形势要素等方面,来判断诸葛亮躬耕地问题。
  秦昭王三十五(前公元272年),出设南阳郡。因“在南山之(伏牛山)南、汉水以北”(《资治通鉴》卷5),或者说“陪京之南,居汉之阳”(张衡《南都赋》)而称为南阳,隶属于荆州。西汉时统管36县,东汉时下辖37城,辖区北起鲁阳(今河南鲁山),西至武当(今湖北丹江口),南抵蔡阳(今湖北枣阳)、随县(今湖北随州),东至比阳(今河南泌阳)、复阳(今河南桐柏),约近五万平方公里。郡府均在宛城。
  南阳光武所兴,有高山峻岭可以控扼,宽城平野可以屯兵,西邻关、陕可以召将士,东达江淮可以运谷粟,南通荆、湘、巴、蜀可以取货财。……北连中原,东通吴会,西接巴蜀,南控蛮越,故诸葛武侯尝以川为用武之国。(清地理学家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51)
  从南阳发掘的楚墓群中,出土有整套编钟等宫廷生活用品,这表明南阳在春秋战国时期前,就因其繁华而成为皇亲贵族居住地,也就是古丹阳都城,难怪学术界用“楚风汉韵”谈南阳。从南阳出土的大量汉画像石看,南阳的冶铁已成相当规模,兵器制造已占全国主导地位,其文明昌盛已与长安、洛阳、临淄、成都齐名而成为全国五大都市之一。到东汉达到鼎盛,一度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云台二十八宿将出于南阳,随着刘秀登基称帝,改元建武,成为东汉皇朝的开国之君,南阳也成为帝乡、南都。南阳的赊旗店镇是跻身于全国的五大名镇,是丝绸之路的姐妹路——茶路、盐路的中转枢纽。南阳又是南北气候的交汇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界处,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交通地位。从“百里奚亡秦走宛”到“申包胥如秦乞师”;从王莽“昆阳之战”到绿林军进围宛城,刘玄育阳称帝。从黄巾军张曼成南阳起兵到张绣盘踞南阳。曹操挥师南下,南阳首当其冲。南阳可以说是国家形势的晴雨表、风向标。凡研究政治、历史、军事的古往学者,无不都对南阳特别关注。毛 通古博今,全国那么多大城市解放,唯独为南阳亲笔书写电文,并载入“毛选四卷”,可见南阳在毛 心中分量之重。直到如今,国家领导人也频频前来南阳视察,不也很能说明南阳的特别吗?
  那么当时的襄阳呢?引用易中天的说法,它只是南阳郡辖邓县的一个小集镇。那么二十里外的隆中呢,更是穷乡僻壤,荒山野岭,怎能与南阳相提并论?
  大家清楚了两地的地理情况后,还要明白诸葛亮本人的情况。
  诸葛亮每自比管仲、乐毅。要效仿姜太公吕尚帮助周天子灭纣得天下,要学习伊尹辅佐商汤成就帝业。易中天说“这其实就是典型的‘士人’了,一个士尤其是一个‘国士’,是必须以天下为己任的。”诸葛亮这样的一个仁人志士,这样的一个青年鸿儒,他的躬耕田亩那是为了生存、锻炼,他的隐居求志更是为了蓄势、过渡。他是不会藏到山沟种一辈子地的,他也不像陶渊明担心为五斗米折腰。他一天也没有放松学习充实自己;他一刻也没有放弃时事关注国运;他一直努力结交名流等待时机。这样一个蓄势待发的有志青年,难道他会不知道南阳的重要吗?
  大家都知道,“五四运动”后,思想进步的热血青年爱国志士都踊跃投奔延安寻求救国真理,如今IT行业的高科技精英人才自然向往“硅谷”、“中关村”,就连想进入演艺圈的年轻姑娘也是想法设法逗留北京而不会去大兴安岭林区守株待兔。如此浅显的道理,我们普通大众都很清楚,更何况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呢?是南阳卧龙岗环境优越还是襄阳隆中条件便利?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吗?
  

举报 | 收藏 | 10楼 | 埋红包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楼主:winshing_yanLv 5 时间:2008-10-31 19:10:00

  第五章 诸葛亮躬耕垄田于隆中的不可能性
  第一节 与事实有冲突
  要谈诸葛亮“躬耕垄田于隆中”的不可能性,那必须从“三顾茅庐”说起。要从“三顾茅庐”说起,就必须先从推荐人说起。如果不是有人推荐,刘备不可能知道诸葛亮,最起码是不了解诸葛亮的,也就不存在“三请诸葛”,没有刘备的邀请和重用,诸葛亮可能只会成为农学家或发明家,不但他的仕途会改变,连汉代这段历史可能也会重写。
  第一个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人是颍川人司马徽,史称“清雅有知人鉴”。因学术高深、料事如神,问题看的透彻、准确,水一样清、镜一样的明,所以人称“水镜先生”。终身不志仕途。他的隐居地亦称“水镜庄”。位于襄阳邻县南漳城外。开始刘备就不知道司马徽这个人,更谈不上认识。司马徽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纯属巧合和天意。
  刘备出身暮落贵族,文化不高,有志少谋,又有点不务正业,织席卖草鞋为生。东奔西走,几易其主,报国无门,而此时的曹操已经拿下了半个中国。当时投奔刘表的人不计其数。刘表能收留刘备,一是看在同姓的份上,二是看他还带来了一支小游击队。后来很可能是刘备的行为不检点被人看出有野心,受到刘表冷落,更遭到蒯越、蔡瑁等人的排挤与迫害,所幸刘备坐骑“的卢”一跃三丈,跃过了檀溪,摆脱了追杀,心情有所放松,信马由缰,顺道向山边走去。遇一童子,就问刘备:“将军莫非刘皇叔吗?”刘备惊诧:“山村野道,童子怎识末将?”童子说:“我家主人三天前就说今日必有贵客来访。刘备更加惊奇,忙问:“师傅是何高人?”答曰:“水镜先生。”刘备随童子来到了青山环抱、绿树掩映的“水镜庄”,有幸结识了高贤司马德操。此次司马徽给刘备了坚定“三顾茅庐”的信心,为“三分天下”掀开了“冰山一角”。一是向刘备指明想要成大事必须自己“开公司”;而且向刘备推荐了未来的“公司经理”——卧龙岗潜伏着的“卧龙”。所以后来流传的一副楹联为证:“西汉文章两司马,南阳经济一卧龙”。刘备可以说是醍醐灌顶,顿开茅塞,可是并没有立即前去见诸葛亮。可以想象一下,南漳离襄阳也就几十公里,再减去城外二十里,别说刘备的坐骑是“的卢”,就是一般的马也就两钟头到了,这显然与事实冲突。《三国演义》上既说刘备驻新野,又说刘备屯樊城,不管是在哪里,只要诸葛亮在隆中种地,刘备想见都容易,何况他又迫切。正如易中天所讲:“刘备在六年中只去找过诸葛亮三次,而且还只见过一次面”,连易中天也说“这是不可能的”,我也想这与事实有冲突。
  第二节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不包括襄阳隆中
   坚持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古隆中这一观点的最主要理由之一,是南阳当时管辖包括着襄阳。
  诸葛亮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南阳哪里?没有具体指明。我说是南阳卧龙岗,你说是南阳古隆中,因为都归属南阳郡,连大学教授易中天也说:“其实隆中地理位置在襄阳城外二十里,行政区域属于南阳郡的邓县,所以襄阳、南阳都对。”他的意思是说,就像航天英雄聂海胜,是枣阳人,说是襄樊人也对,因为枣阳归襄樊管。如果这个事情发生在汉代,那就可以说他是南阳人也行了,他和刘秀是老乡,都是南阳蔡阳人,因为那时蔡阳、随县都归南阳下辖。
  这种说法看似很有道理,从古到今也蒙蔽了不少人。其实大错特错,襄阳不归南阳郡管属。
  第一,南阳从来没有管辖过隆中,邓县也没有管辖过襄阳。大家一定要把邓县与邓城区分开,再把南郡与南阳郡搞清楚。
  东汉时期没有省治,全国称天下十三州,分司隶、豫州、冀州、兖州、徐州、青州、荆州、扬州、益州、凉州、并州、幽州及交州。那么荆州下辖七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长沙郡和武陵郡。《三国演义》第四十回蔡夫人献荆州、诸葛亮火烧新野讲的就是刘琮投降,将荆襄九郡献与曹操。这里所说的九郡除了上述七郡外还有章陵郡和襄阳郡。
  那么邓城的地理位置在哪里呢?隆中又归哪里管呢?《汇篡》释例曰:“今湖广襄阳府东北二十里有邓城。”大家请注意看:不是南阳府而是襄阳府,而且是在其东北二十里。
  陈芳绩的《历代地理治革表》记载:“邓城始建于晋,属襄郡。”襄郡也就是南郡,而不是南阳郡。
  南阳郡的管辖区域在前面已做过详细交代,这里不再累赘。
  那么邓县又是怎么一回事呢?陈芳绩的《历代地理治革表》载述:“古邓国,汉置县,原南阳郡。”《春秋地理实考》曰“邓国,今河南南阳府西百二十里邓州是也。”
  从以上资料看,大家明白了邓县不是邓城,两地相隔百余里。邓县连近处的邓城都没有管过,当然也就不可能隔过邓城辖襄阳了。再说了,襄阳是府一级别,南阳也是府;南郡是郡、襄阳是郡,南阳也是郡,同是一级,又怎能相互管辖?并且,南阳的邓县与隆中之间相隔有山都、朝阳两县,还有一条汉江,怎么可能会这样跨两县越一江专去管辖一微不足道的隆中呢?
  第二,清朝末年,南阳府方城县拐河区在丰河淤沙中,发现一块晋代诗画石碑,上半部刻有《诸葛武侯躬耕歌》,下半部雕有诸葛武侯像。现仍存于拐河镇高中校园内。《躬耕歌》曰:
  躬耕南亩乐如何,吃也靠着,穿也靠着。
  力勤粪多做生活,麦也添多,谷也添多。
  耕三余一要斟酌,丰也不错,凶也不错。……
  共30句,约150字。歌中清楚的写到诸葛武侯躬耕的是南阳之田亩,不是襄阳的垄亩。襄阳有什么出土的史证吗?
  第三,大家看古典书都知道,古人惜字如金,但对人名地名交待的还是非常详细的。看《三国志》、《三国演义》等书对人名地名是这样记述的:
  诸葛亮:山东琅琊阳都人;刘备:幽州涿县人;张释之:南阳堵阳(方城)人;张衡:南阳西鄂(石桥镇)人;邓禹:南阳新野人;岑彭:南阳棘阳人。棘阳古城离新野县城也就十公里左右。写张绣的叔骠骑将军张济入侵荆州南阳郡的穰城,中箭身亡。这里说的穰城就是现南阳以西邓县以东的穰东镇。有这些可以看出,对人名地名的记录是很准确的。不像现在,“需要不需要,满街大盖帽”,来给自己脸上贴金。
  因此,诸葛亮所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是不包括襄阳的,更不要说隆中了。
  

举报 | 收藏 | 11楼 | 埋红包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楼主:winshing_yanLv 5 时间:2008-10-31 19:11:00

  第三节 民间传说也可以印证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期间,娶妻成家,完成了他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有关诸葛亮的婚事,史书上记载的不多,可在南阳的民间,传说却不少。
  《襄阳记》载:“黄承彦者,高爽开列,为沔阳名士,谓诸葛孔明:‘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孔明许,即载送之。时人以为笑,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止得阿承丑女。’”
  “时人为之笑”,不光笑诸葛亮找了个丑媳妇,也笑黄承彦的下作。听说人家想找媳妇就跑去推销,人家刚一答应就立马送去。诸葛亮这个下乡知青就这么奇货难求,非要去抢购?还是自己的闺女严重残次,急于处理?诸葛亮择妇就是有选择的意思,这个黄家女子难看到啥样,才能有多少,是能哼小曲还是精通琴棋书画,是会糊灯笼还是能指点江山?一不看二不访三不比较,就听她老爹一句话就应许了,那这还算什么择妇啊?所以说这样的记载过于简单,于事实出入,于情理不合,于二名士身份不符。
  南阳民间的传说是这样的:黄承彦是陕西勉县人,为避战乱从汉中来到宛城,在育水之滨建立庄园,繁衍生息。因居白河之岸,遂建“龙王庙”以敬水神。因其黄姓,而称之为“黄龙庙”,所居庄园亦称“黄龙庙庄”。
  十多年后,诸葛亮带弟来南阳躬耕,先居黄龙庙庄北一公里处,后亮舅遂至,让地于舅,即到黄龙庙庄西卧龙岗上盖茅庵易高卧不足,建庄园以躬耕垄田。黄龙庙庄距卧龙岗不足两公里,中间有一小桥相通。刘备三顾茅庐皆经此桥。
  数年后,诸葛亮已由原来十六七岁的毛头小伙,成长为二十四五的成熟青年,一表人才的名儒雅士。黄承彦之女也已长成为适龄待嫁之闺。黄承彦有意邀请诸葛亮到庄上一叙,并安排庄中人,诸葛相公到了,不必通报,可请他直去明堂。
  诸葛亮来到黄家,兴冲冲昂首而入,突然堂屋两廊间猛然窜出两条猛犬,直扑孔明。里厢闻声而出的丫鬟连忙朝两只猛犬“叫停”,并上前用手拍打猛犬的额头,霎时两头猛犬就停止了扑跃之势,那丫鬟再把它们的耳朵拧一下,两只猛犬竟乖乖地退到廊下蹲了下来。诸葛亮仔细一看,原来都是木头作的机械狗,不禁哈哈大笑,并盛赞木犬制作逼真神奇。黄承彦说:“木犬是小女没事时做着玩的,没想到让你受惊了,真是抱歉的很啊。”诸葛亮暗服其精明巧智。
  落座看茶后,诸葛亮环顾四周,见壁上一幅画《曹大家宫苑授读图》甚是上乘。黄老先生立即解释:“这画是小女信笔涂鸦,见笑了。”诸葛亮佩其文采。
  黄承彦又指窗外如锦繁花,满园芳菲说:“这些花花草草也都是小女胡乱栽培,修剪护理,不成体统,只能自娱。”诸葛亮钦其清雅。
  有了这些铺垫,再有黄承彦的引荐,诸葛亮的应许就比较顺利成章了。至于相貌,黄承彦乃沔阳富豪名士,又高爽开列,所取蔡瑁姐姐乃名门闺秀。有父母的基本条件,也差不到哪里去,只不过爱浇花种草,多动手制造,少擦饰粉黛罢了。
  南阳民间还传说,黄大姑娘出嫁时没坐花轿,是独轮车推上卧龙岗的。
  诸葛黄氏为防孔明在人前义形于色,特作羽毛扇予夫遮面。
  诸葛亮所做“木牛流马”,也是受其妻“木人运磨”技术的启发。
  ……
  南阳的民间传说,倒是于南阳的实地、实景、实物想贴切,于史于书相融洽,于黄承彦的“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刘备“闻言,辞别承彦,上马而归。正值风雪又大,回望卧龙冈,悒快不已”等相印证。
  此小桥也因刘备的三顾而名“三顾桥”至今。
  听说“隆中”附近也有“黄家湾”、“卧龙镇”等相应地名,只是不清楚这些地名是历史固有还是近期应时而生?当地上年纪的百姓可能清楚。
  第四节 是“草庐对策”不是“隆中对策”
  坚持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隆中”这一观点的主要理由,他们认为最具说服力的,最有力的证据,就是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一句。既然是“隆中决策”,那刘备就是在隆中请出的诸葛亮,那襄阳隆中也理所应当是诸葛亮的躬耕地。
  其实这是断章取义,并没有把书全看懂。大家不妨再拿起《三国演义》认真看看,在这一回里,刘备已三顾了茅庐,才第一次见到诸葛亮,而亮对刘备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南阳野人,疏懒性成,屡蒙将军枉临,不胜愧赧。”既然是“隆中对策”,那应该就是刘备去到襄阳隆中见到的诸葛亮,这可是他两人第一次面对面的谈话,诸葛亮他应该说“隆中野人”啊,他为什么说自己是“南阳野人”呢,他说:“都怪我这个南阳的在野之人,养成了疏懒的性格,看让你往这里跑了几趟冤枉腿,我真的是非常的羞愧脸红啊!”这不是在此说彼吗?大家再仔细品品这个味儿,这难道是在说隆中吗?只不过在卧龙岗的茅庐上面穿上“隆中”这个黄马甲。
  同样是这一回,两人谈完“草庐对策”之后写到:“只这一席话,乃孔明未出草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后人有诗赞曰:
  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
  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
  看,大家又是公认“南阳有卧龙”的。
  还是这一回,诸葛亮被刘备的大志和真诚感动,接受了刘备的邀请,在他答应刘备之后又有古风一篇曰:“……南阳卧龙有大志,腹内雄兵分正奇;只因徐庶临行语,茅庐三顾心相知……。”还是大家公认的“南阳卧龙有大志”。这又是为什么呢?
  前面我早已说过,罗贯中之所以把他的著作定格为“演义”,他就具备了在历史框架下为情节所左右的资格,也就存在了“张冠李戴,狼腿拉狗腿,驴头不对马嘴”的条件。难道说诈骗犯弄个大盖帽戴头上就成“警察”了吗?赵本山的小品中的名言大家肯定都记忆犹新,“穿上马甲我都不认识你了。”罗贯中将“草庐”误说成“隆中”,一句话是不能成为历史的。所以正确的说法应是“草庐对策”。
  

举报 | 收藏 | 12楼 | 埋红包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楼主:winshing_yanLv 5 时间:2008-10-31 19:12:00

  第五节 从“三顾”看真假
  《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由司马徽之口引出了“伏龙”、“凤雏”,诸葛亮出场的前奏。
  第三十六回,诸葛孔明正式亮相,由徐庶之口向刘备——也是向读者,交待了诸葛亮的身世,第一次明确的指出:“所居之地有一冈,名卧龙冈,因自号为‘卧龙先生’。”在同一回,徐庶又亲口指出:“凤雏乃襄阳庞统也。伏龙正是诸葛孔明。”如果都是襄阳人,他为何单说庞统是襄阳人呢?还是在这同一回,徐庶“遂乘马直至卧龙冈下,入草庐见孔明。”
  第三十七回,刘备又见到了司马徽,玄德曰:“元直临行,荐南阳诸葛亮,其人若何?”徽出门仰天长笑曰:“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接着有了刘备的第一顾茅庐。还是在同一回,过了数日后,在刘备二顾茅庐的路上,遇上了颍川的石广元和汝南的孟公威这两个诸葛亮的朋友。玄德喜曰:“备久闻二公大名,幸得邂逅。今有随行马匹在此,敢情二公同往卧龙庄上一谈。”广元曰:“吾等皆山野慵懒之徒,不省治国安民之事,不劳下问,明公请自上马,寻访卧龙。”玄德乃辞二人,上马投卧龙冈来。
  还是在这一回,还是刘备的二顾茅庐这一趟。刘备到卧龙岗见到诸葛亮的弟诸葛均,并给诸葛亮写好留言信,在回去的路上,又遇上了冒雪骑驴,过桥上岗,找女婿喝酒去的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两人谈完话。“玄德闻言,辞别承彦,上马而归。正直风雪又大,回望卧龙冈,悒快不已。后人有诗单道玄德风雪访孔明,诗曰:
  一天风雪访贤良,不遇空回意感伤。
  冻合溪桥山石滑,寒侵鞍马路途长。
  当头片片梨花落,扑面纷纷柳絮狂。
  回首停鞭遥望处,烂银堆满卧龙冈。
  玄德回新野后,光阴荏苒,又早新春,乃令卜者揲著,选择吉期,斋戒三日,熏沐更衣,再往卧龙冈谒孔明。”
  接着就是就是第三十八回的第三次顾茅庐。前面两次都是“再往卧龙冈谒孔明”,怎么一下子又跑到隆中去商量对策了呢?真是莫名其妙。前面已经和大家讨论过,大家可仔细看看三十五回至三十八这四回,自然就明白哪是假的了?大家还可以把整本查一查,凡是诸葛亮亲口说的话,都说自己是南阳卧龙或南阳孔明,凡是说襄阳或隆中的,都是出于别人之口。这些也能帮助大家理解。
  

举报 | 收藏 | 13楼 | 埋红包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楼主:winshing_yanLv 5 时间:2008-10-31 19:13:00

  第六章 换个视角品三国
  唐天子先在洛阳修建了一座“白马寺”,来安置从西天取经回来的玄奘和尚和他带回来的经卷,后来又在登封嵩山为三藏法师专门修建了“少林寺” 。他到底住在哪里,也没有听说过两地、两寺为真假正统发生过争执。都是佛门圣地,少些杂音多些清静为好。两地不仅只有宗教信仰,还带有浓重的宗教文化,过去到两寺朝拜的香客,都是“朝佛”而来,多一个地方传播佛教总不是坏事。现在来这两地的游客大都为游玩,那多一个消遣享受的景点当然也是好事。为吸收佛教文化而往返的人也占一部分。真正关心唐僧,心中有佛的人恐怕比山上的老虎还少。释永信如今把这种文化用“少林功夫”形式向世界推广,也不能说不是一种双赢。
  襄阳、南阳都是汉文化的集散地,特别是东汉三国时期那段历史,都在两地留下很多名胜古迹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学习和弘扬这种文化,我们不妨用平和的心态和客观的态度,像对待佛教文化一样,多角度去品论一下诸葛亮及三国文化。
  第一节 襄阳、南阳都是诸葛亮的躬耕地
  可以襄阳、南阳都是诸葛亮的躬耕地,就像“白马寺”和“少林寺”都是为玄奘所建,只是有个早晚。诸葛亮的躬耕地最早在襄阳隆中,后到南阳。
  我们先从诸葛亮的家事说起:史书载诸葛亮山东阳都人,有说诸葛姓原出山东诸城枳沟,本姓葛,西汉初徙阳都。阳都原有的葛姓势强人旺,为纪念和区别,于是前加诸字成复姓诸葛。现在沂南县政府为弘扬诸葛亮文化,在他的出生地沂南砖埠镇修盖庙堂一座。沂南县位于齐鲁交界,受淳朴齐鲁民风的熏染和厚重齐鲁文化的影响,到东汉时期诸葛亮的家族大放异彩,英豪辈出。先是诸葛亮祖父诸葛丰,官至司隶校尉,相当于“首都警备司令”;接着是其父诸葛珪,官至泰山郡承,相当于“行署副专员”;其叔诸葛玄,官至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太守,他那名士的学识、眼光,加上他那光明磊落的人格,是他结交了袁术和刘表两个大军阀朋友;往后便是其哥诸葛瑾,江东重儒,东吴大将军,瑾的长子诸葛恪后来总揽吴国国政,权倾朝野;其弟诸葛均,蜀国长水校尉;其堂弟诸葛诞,也在魏国任军政要职;当然诸葛亮本人最为杰出,官拜蜀国相卯,总掌军政国事终身。像这样一家出多士,多士事三国的情况在历史上实不多见。
  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和母亲章氏共育三男二女,在珪去世时,长子诸葛瑾大概在二十至二十三岁之间,已在东吴谋事,两女大概年龄分别为十六七和十八九岁,那诸葛亮大概就在十三到十五岁之间,小儿诸葛均可能是十岁左右。四人随叔父诸葛玄到襄阳。书上说:“玄与荆州刘景升有旧,因往依之,遂家于襄阳。后玄卒,亮与弟诸葛均躬耕于南阳。”短短两句话,交待了几个问题。第一句话是说刘表为远道而来依靠他的朋友诸葛玄解决了两个难题,一是为诸葛玄在荆州谋了个差事,可领一份薪水,二是为诸葛玄在襄阳安置了家小。这个“家于襄阳”包括他的妻儿老小还有他的侄女侄子,也就是诸葛亮的姐弟四人。刘表为安置他们这个大家,出面做了连襟黄承彦的工作,请他转让一些土地给朋友诸葛玄。襟兄看在襟弟的份上,将隆中那块一百五十亩山坡薄地转让给诸葛玄耕种,既照顾了情面也落了好处。户主是诸葛玄,当然也有诸葛亮家一股份。所以易中天说亮是由“从父”抚养成人,这活是不确切的。因为诸葛亮有从祖父和父亲那里继承的财产,吃用还是自己的。诸葛玄只能说是监护人。不过诸葛玄也确实尽到了“从父”的责任,一是安排诸葛亮在荆州鸿儒庞德公那里求学,使他有机会结识了司马徽,并汇入了以司马徽、宋忠为代表的荆州学派,并受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为俊杰,此间自有伏龙、雏凤”的高度评价。有孔明《太玄解沽》和易学不取象数之说。二是随后的两三年内,主持了两个侄女的婚姻大事。大女嫁太守之职的中庐(南漳)望族蒯祺。二女嫁荆州名士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在这期间,诸葛亮实际上过的是半工半读的生活,与他叔同时管理着隆中一百五十亩地,说他是二东家也不为过,说他躬耕田亩于隆中合乎情理。
  也是孔明命运乖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多久,最多也不超过五六年时间。随着诸葛玄的去世,刘表的衰暮,情况发生了变化,也就有了书上说的第二句话:“后玄卒,亮于弟诸葛均躬耕于南阳。”去掉感情色彩,大家在回头看看,仔细品品,两句话是同一个意思啊还是两个内容?如果诸葛亮一直在隆中躬耕到刘备来请。话能这样说吗?何不说:后玄卒,亮于弟遂躬耕于此或一直躬耕于隆中多好,何比另指一地,多此一举。”
  至于为何迁到南阳居住,书上说的不多。我分析可能与蔡家有关。襄阳东南老营蔡家、大族,员外蔡讽,妹嫁太尉张温,大女儿嫁黄承彦,二女儿为刘表续妻,儿子蔡瑁在刘表处管事,家有田园四五十处。蔡家虽然富贵但为人难处。特别是蔡瑁和他二姐蔡夫人,奸诈诡谲,都爱听墙根。蔡夫人在《三国演义》中出场两次,一次是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听密语”,一边在刘表面前说刘备的坏话,离间二人的关系,一边与蔡瑁密谋,两次陷害刘备未遂。第二次是四十回“蔡夫人议献荆州”,豁祸精怪,把丈夫刘表苦心经营一生的“荆襄九郡”白白地“献于曹操”。蔡瑁一出场,就在偷听领导谈话,以一个不光彩的“小人”角色亮相。“告其姐蔡夫人曰:‘刘备遣三将居外,而自居荆州,久必为患’。”搬弄是非,谋害刘备。二次上场便伙同二姐把住内外门,不让刘表同前妻陈氏所生的长子刘琦探望重病的父亲,有失人伦道德。对刘表的死密不发丧,让他的外甥,也可能是女婿刘琮抢班夺位,致使刘表艰辛创下的“荆州九郡”基业轻易丧尽。卖主求生,丧权辱国。第三次出场便是被曹操砍下人头,落了个“蔡张卖主求生计,谁料今朝剑下亡”的下场。
  通过以上这些有限的篇章,便可以看出,这个女人与小人难养到了何种地步。军务政体尚能搅浑不清,邻里家事的飞扬跋扈、胡搅蛮缠可想而知。他们可以说是江青的老师,叶群的化身,张春桥的徒弟。孔明满腹经纶,黄承彦沔阳名士,能久居屋檐下,长受龌龊气?况且荆州前景黯淡凶险。何不早离事非之地。于是便先后迁徙南阳,建家立业,躬耕田亩,天时、地利、人和都比襄阳优越。
  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除非牵扯国情政事,史书多不记述。污秽琐碎,人们也无趣传说。像郭槐狸猫换太子,江青叶群迫害老帅功臣也才少露异端。我一朋友,老家在南阳潦河坡,父亲在部队二十来年,回家数月,兄弟生矛盾,也没有争吵,一气之下拉着一家离了祖辈老窝,走一天一夜到襄阳的吕堰驿安家落户,三四十年过去,朋友只知有隙,不明就里,父亲永无谈起。鲁迅先生与其弟周作人也不目话,后半生少有谋面。究其原因,无人能知。所以罗贯中借徐庶之口说的“后玄卒,亮于弟诸葛均躬耕于南阳。尝好为梁父吟。所居之地有一冈,名为卧龙岗,因自号为‘卧龙先生’”决非无根之树、无源之水、无云之雨、无光之灯。诸葛亮自己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和“仆躬耕南阳之亩,遂蒙刘氏顾草庐”也绝非无本之木、空穴来风。排斥南阳说的引用《汉晋春秋》的说法也过于牵强。刘备在南阳卧龙岗请走诸葛亮也无可厚非。有说李白是洛阳人,有说是小亚细亚人,并没有影响他在四川的故居。唐朝哪个朝廷只要高兴,在长安为玄奘再建几处寺院也未尝不可。诸葛亮多几处躬耕地,多几处文化遗迹对现代人未必不是美事。
  

举报 | 收藏 | 14楼 | 埋红包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楼主:winshing_yanLv 5 时间:2008-10-31 19:15:00

  第二节 “隆中对策”的多版本推演
  诸葛亮与刘备,如果就是在隆中谈的那第一次话,那也只能说明谈话是在隆中,不能证明诸葛亮就住在隆中。以邓小平与荣毅仁为例:小平同志为了实现改革开放的设计蓝图,首先要引进资金搞活经济,决定请对国际经济财团有影响的荣氏家族重要人物荣毅仁出山。邓小平和荣毅仁有一次重要谈话。荣毅仁提出首先成立“中国信托投资公司”,大量引入外资,并接受邓小平的提请,出任国务院副总理一职。这次谈话地点是小平同志把荣老板请到饭店吃的火锅。你能说这饭店是荣毅仁的别墅还是邓小平的办公室?
  要谈“隆中对策”,必须先弄明白刘备当时自己住在哪里和要把诸葛亮请到哪里去。
  书上的说法相互矛盾,概括起来也无非三种,一是刘备投奔刘表住荆州;二是刘备驻军新野;三是“备屯樊城”。
  我们先从刘备到荆州投奔刘表开始分析:当时刘备是兵不满三千,将不足十员。刘表能给刘备多大的地盘和权利?刘表那里人才济济,刘备也吃香不到哪里。既然刘备自己在那里都不好混,再把诸葛亮请去怎么安排?就算把诸葛亮请去了,刘表再草包也不会让他两个在眼皮底下胡搞小动作吧?至于向刘表借荆州,就像一个穷光蛋提出要承包中央银行一样荒唐。刘表自己的老板当得好好的,把公司借给刘备,那他干什么去?当然这样的傻蛋世界上还真有,戈尔巴乔夫就是,他听美国的忽悠,把苏联共产党取消了,那他的党 没有了,他把苏维埃联合政府解体了,那他的苏联总统自然也没有了。最后到晚年只好和孙女一起拍烧饼广告度日。刘表没有戈尔巴乔夫傻,所以不但没有借荆州给刘备,还差点借蒯越、蔡瑁的手杀了刘备。
  再说诸葛亮,从他跟叔依刘表家于襄阳,特别是诸葛玄去世到他出山,不管是诸葛亮自己说的躬耕于南阳卧龙岗也好,还是易中天说的躬耕垄田于襄阳也罢,加上本人说的两地都是躬耕地也好,总之诸葛亮要有一段靠田地吃饭的日子。这一自食其力、指秋望夏、种田谋生的经历,那怕是半耕半读也好,一定在十年左右,这一段对他人生至关重要刻骨铭心的经历,使他置有一定数量的田地,盖有一定数量的茅庐,特别是娶妻成家。刘备他两个第一次见面,几句话一拍,诸葛亮就抛家舍业,跟着他到几百公里之外的地方去冒险闯荡,这很值的怀疑。
  鉴于以上情况,如果刘备是从荆州请走诸葛亮的话,这就和“三顾茅庐”对上号了,也和易中天说的“刘备除了诸葛亮外还有人选,而诸葛亮则非刘备莫属别无选择”对上了号。刘备骑马跑几百公里,走几天几夜从荆州到南阳,还要防避被人发现报告曹操,经风冒雪来了两次都没有见着诸葛亮,只好通过亮的家人传达意思,这第三次可见着本人面了。只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事不过三嘛,诸葛亮一是被刘备的诚意打动,没啥说的了,跟着走吧;二是诸葛亮就想借枝登高,正中下怀。这里不是刘备久留之地,当时说走就走,以后有的是说话的机会和时间。刘备骑马诸葛亮坐车,从卧龙岗向西走穰城经邓县过樊城跑一百多公里到安全地带,住到了隆中休息。俩人慢慢的详细的谈话记录整理出来就是“隆中对策”一种版本。
  再一种情况就是刘备驻军新野。刘备是从新野到卧龙岗请走的诸葛亮。这就和“徐庶走马荐诸葛”对上了号。
  战争的目的向来是为了收复失地,抢占地盘,扩充实力,夺其资源,巩固政权。
  一个小小的新野对曹操来说只不过小菜一碟,引不起曹操过高的食欲,真正的大餐是江陵大量的军需物资和刘表的整个荆州。等把这顿大餐吃下之后,还有后面整个富饶的江东、富足的巴蜀天国,那才是一桌桌丰盛的筵席。所以曹操听从荀彧的建议,从许昌经叶县到南阳,放过新野不打,趁着刘表刚死、庸才刘琮刚刚即位,率特种部队从南阳往西南,直抄襄阳刘表的老窝,也是徐庶的老家,劫持了徐庶的母亲,胁迫其归顺。徐庶为了母亲只好去投奔曹操,临别时特向刘备推荐了卧龙岗上一卧龙——诸葛孔明。就像现在大饭店大厨师,因特殊情况要离开,为了不让东家业务上受到损失,同行知根底,再向老板找来一位比自己技术更高明的厨师来掌灶,也算是对待起老板和自己的良心。因为徐庶是被迫离刘归曹的,所以徐庶在曹营几十年没有献过一计半策。后来就在世间有了“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等俗语和歇后语。
  说到这里我分析,刘备在司马徽向他介绍诸葛亮之后,徐庶向他推荐诸葛亮之前,可能已多次见过诸葛亮。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来当曹操南下大军到来的时候,诸葛亮能跟着刘备就跑;二来新野离南阳很近,刘备来往很方便。所为“三顾茅庐”的“三”只是虚词,就像“三番五次”,到底是三次还是五次;“回马三枪”,有时可能一枪就解决了问题;样板戏《沙家浜》剧中,沙奶奶要新四军伤病员“一日三餐九碗饭,一觉睡到日西斜。”如果“一觉睡到日西斜”,那“三餐九碗饭”可怎么吃啊?说到这里可能大家疑问:既然刘备早就找过诸葛亮多次,为什么不把他早点请过来,非要等到徐庶要走,刘备自己要撤退,实际上是逃跑的时候才来请呢?我认为原因有这么几点:
  一是刘备怕一个槽上栓不上俩叫驴,到时候听谁的好呢?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情况多的是。
  二是新野就那么一个小小县城,刘备的经费很紧张。现在是动乱时期,战争需要的是驰骋疆场的英雄好汉,不需要那么多用好吃好喝伺候着的唰嘴皮子的人。
  三是诸葛亮开价过高,要的是总经理的位置,不像徐庶,当个策划部长就行了。
  四是徐庶早已在刘备那里,早已配合默契。若一去就在徐庶之上,还要在关羽张飞赵云之上,诸葛亮怕矛盾不好处。
  五是诸葛亮对待刘备是提条件多于出真点子。就像《三国志•;诸葛亮传》上讲。刘表的大儿子刘琦,多次向诸葛亮请教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办,求“自安之术”。诸葛亮早已胸有成竹,,但是就是百般推脱,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说出“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这样的话,为刘琦指出一条简单而现成的阳光大道。这实际上是诸葛亮对刘备的进一步试探和考察,看刘备怎么样?意思就是说你用了我,我有的是整套方案、妙计良策,你要不用我,何必教会你那么多。再多的人向你推荐,决定权还是在你刘备手里,你不答应我的实质性问题,光来套我的话,来的次数再多,也是拿不走真东西的。
  六是刘备对诸葛亮重视程度不够。对诸葛亮的“决胜千里之外,运筹帷幄之中”的才干持怀疑态度。就在诸葛亮出山之后,第一次布置作战方案。刚安排完工作,关张二人当场质问诸葛亮:“我们都干这干那,请问先生干啥?”一直僵持到刘备发话“违令者斩”,大家才散去各行其事。等战斗结束各路凯旋,大家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运筹帷幄才佩服不已。可见光凭一两个人在耳边吹两句风是很难奏效的。所以尽管刘备在几年中多次到南阳卧龙岗找过诸葛亮却没有成交。个人都没有得到各人所想要的东西。
  等到大军压境,徐庶要走,刘备要跑,迫在眉睫,刘备才接受了诸葛亮的全部条件。诸葛亮也看时机完全成熟。这才就坡上驴,慌慌张张的离开了茅庐,跟着刘备火烧新野,向南撤退。过了汉水,离开襄阳,又过了一条小溪,到了隆中的山坡上,天黑安营扎寨,刘备心中茫然,再次向诸葛亮请教对策,诸葛亮这才把真货拿出来给刘备看,包括军事地图都早已画好,甚至整个方案,给刘备指出了一条前程锦绣的光明大道。这是“隆中对策”的另一种版本。
  

举报 | 收藏 | 15楼 | 埋红包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楼主:winshing_yanLv 5 时间:2008-10-31 19:18:00

  还有一种情况是“备屯樊城”。刘琮在襄阳是干什么?一屯兵驻防,二州衙办公,三回家治丧?屯兵驻防不可能。按易中天和《汉晋春秋》的说法,襄阳樊城只是南阳郡邓县下属的两个边陲小集镇,用不着大将刘备、州牧刘琮各管一半。州衙办公更是笑话。荆州九郡辖上百个县,相当于省级的国家二级行政机构,放着汉口、长沙等大城市不用,将州署机关设在乡村小集镇,真是不可思议。何况荆州故址就在沙市旁边,地处长江中游,占据荆州中心位置,刘表当州牧苦心经营了一辈子,老子刚死儿子继位就把首府移回老家更不可能,只能是回来守丧。刘表病重,人老思乡、叶落归根。襄阳南阳又出名医,回老家养病寿终正寝这很正常。过去有“报丁忧”守孝三年一说。刘琮一开始从荆州来是探病。后来是治丧,再后来是守孝,就像蒋介石住溪口。刘琮还没有住满一个月,曹操就打过来了,在这一点上曹阿满有失公德,也难怪人们抑曹扬刘。
  刘琮不是在襄阳驻防,刘表又没有派别人镇守襄阳,那么刘备在襄樊驻镇要有几个年头了。因为南阳郡虽然名义上归荆州牧刘表管,但在南阳市区,包括宛城以北几个县实际归张绣统治。张绣驻兵宛城,与刘表是联盟关系。曹操攻下宛城,把张绣的婶娘也霸占了,也没见刘表出兵救援。从这种意义上说,樊城就是刘表的北大门,正好刘表对刘备也不感兴趣了,蒯越、蔡瑁、蔡夫人又不断找刘备的麻烦,刘备再在荆州住下去,矛盾会更深,危险将更大。也可能是刘备主动向刘表提出到襄樊驻防,也可能是刘表想借曹操之手灭刘备,反正刘备是在“刘皇叔跃马过檀溪”,见到水镜先生司马徽之后就驻防到了荆州的北大门襄樊,来为刘表抵御曹操这只虎狼了。刘备也给自己找了一个远离是非、将在外君命可以不授的清静场所,便于招兵买马、安心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自留地。
  下面再说“屯兵”。屯兵自古没有屯在城内的,除非是消防和武警。特别在战争年代,就是将领甚至政府首脑,也很少住在城内。蒋介石在西安住在郊外,西安事变时,张学良的部队是在山坡上抓到的蒋介石。毛泽东在延安,是住枣园也不是城内。由山东日照地区支援南阳地区组建的第一届新班子进城前是驻赤眉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一届政府,进北京前很长一段时间,是驻西柏坡村。现在南阳的野战部队,也还是驻扎在离市区十多里的独山脚下,能攻易守,进退自如,不扰民易保密,这些都是兵家常识。
  遥想当年“备屯樊城”,也一定驻扎在襄阳城外二十里的隆中。那里前面是水,背后是山,是理想的兵家布防绝等佳地。但不是“躬耕”的好地方,山坡田薄、难保水土,十年九旱,种一葫芦难打两瓢。诸葛亮是要靠田地吃饭过日子的,不像现在游山玩水的人,眼光和感受是不同的。说到这里我想大家已经明白,刘备是从别处将诸葛亮请到隆中他的军营大帐,去左右、推心置腹、详详细细、全全面面谈的那次至关重要的谈话,这便是“隆中对策”的又一版本。
  其实两地都应丢掉这个包袱,科学的正确的称之为“草庐对策”。不影响各自发展各自的旅游业。也不影响各自的知名度。
  

举报 | 收藏 | 16楼 | 埋红包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楼主:winshing_yanLv 5 时间:2008-10-31 19:20:00

  第七章 是否应设品监会或品评会
  第一节 易中天多“蛮霸”少 “谨慎”
  《易中天全集》中,还有一些语言或字句出现不少错误的地方,有人已找出几十处之多。有媒体载,还诉之公堂。上《百家讲坛》的人不少,易中天可能是受非议最多的人,这与他非议别人成了正比。大家对他总的印象是“谦和”少“傲气”足,“谨慎”不足“蛮霸”有余。当然讲的还是很好的,知识渊博、素材广泛,不以一眚掩大德。其中有不少可能是印刷或排版的差错,但有些决非好推脱,虽然谈不上什么错,但也照样让人难以接受。例如,把“抱膝长吟”说成是“抱膝长啸”,并说“啸”是“大约是一种气功引导术” 。
  我的理解,所谓“吟”,是“吟诵”。所谓“啸”,是“啸呐”,是吹口哨。南阳卧龙岗诸葛亮茅庐旁有“小虹桥”,旁边有“抱膝石”。清代罗景在他的《龙岗十景•;小虹桥》写诗赞云:“崎岖一经斜,烟云隔林壑。未与尘世通,彩虹半天落。”在这幽静的环境中,坐在“抱膝石”上,诸葛亮抱膝长吟梁父曲。通过不断的吟咏,才能更深层次的学习理解《梁父吟》的精神内涵;只有经常的吟诵,才能更完善的总结人家“二桃杀三士”的技巧和策略,也只有常吟《梁父吟》,才能成就高士之志。
  再来说“长啸”,《魏略》云:诸葛亮“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在那么幽静环境中,诸葛亮每天起个大早,坐在冰冷的石头上,一声接一声打出响亮的口哨。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深更半夜,一声接一声的长啸,诸葛亮自己倒是从容了,那自然界将是一种什么境况?鸟飞雁鸣。周围百姓将会如何反应?骂梦醒惊。这是一个“能使山川生色,要将宇宙垂名”的志士文人干的活吗?当个口技演员差不多。即便是“长啸”,决不能坐着、蹲着、抱着腿“长啸”,大家见过这样炼气功的吗?抱着腿拉长声音一声接一声的高喊,有精神病啊?真是画蛇添足。尽管说“此为《魏略》所云”,也不过是故弄玄虚,显摆知识。把“梁父吟”的曲调品出来,让大家受益,比品这一点要好的多。《魏略》怎么样?《魏略》也是人写的,也会有错误。《三国志>>上说的也不能句句为凭。《汉晋春秋》、《后汉书》、《易中天全集》,能说句句正确。学者应该是“正者用,谬者舍。”
  第二节 自有大家风范
  上《百家讲坛》的部分学者,还存在在某些知识的讲解上,一点代面,一概而论,讲话过头等现象,最好大家留意取舍。
  《百家讲坛》也使不少“大家”、“学者”展露峥嵘。马未都,从一普通工人到收藏家,再到个人办藏展,最后走上《百家讲坛》。脚步是那么的稳健,知识是那么的扎实,心胸是那么的豁达。纪连海,一个中教老师,求知是那么的专注,求证是那么的恰当。于丹,讲《论语》解《庄子》,心态是那么的平和,意境是那么的开阔,感情是那么的奔放,语句是那么的流畅,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似行云流水,像大河决堤。成语故事信手拈来,引经据典出口成章。让听众精神愉快又受益匪浅。这些才称得上是教授学者。
  

举报 | 收藏 | 17楼 | 埋红包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楼主:winshing_yanLv 5 时间:2008-10-31 19:22:00

  结束语
  品来品去,大多是诸葛亮文化。就弘扬三国文化,促进旅游业发展而言,襄樊较之南阳文章做的好,投入力度大,世人公认。
  近十年来,襄樊共搜集整理了《三国故事》、《诸葛亮传说》、《隆中的传说》、《诸葛亮与隆中》等版本的三国民间传说三百余篇,编演整理越调戏三十三剧目、汉剧三十六个剧目,办过多界诸葛亮文化节,对古城多次拨款修葺,并着手古隆中、马跃檀溪遗址公园的论证规划。以三国为源头的品孔明报告会、诸葛亮文化学术研究会、三国文化知识竞赛、孔明灯会等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几十项活动。甚至连饭店的菜谱、商品的标签、店铺的字号等都争抢三国素材命名注册,形成人人知三国,全民说三国的群众文化热潮。
  南阳应向襄樊学习。南阳不但官方不重视,群众也少热情,整个社会舆论欠佳。原有的木质三顾桥没有保留,在原址新修的三顾桥应该在桥头修一个介亭,可是连个石碑也没有立。外地人走在上面也不知道这就是刘备当年往返三次前往卧龙岗请诸葛亮走过的“三顾桥”。 黄承彦故里“黄龙庙村”,由于滨河路修建和工业路扩展,现已面目全非。路边的村名牌子也没有留着,更别说什么故里简介的版牌碑石了。游客徜徉在“柳浪闻莺”的白河堤岸,哪里会想起这里就是才女黄阿丑蹬车上岗、嫁为诸葛妇的黄宅庭院。还有诸葛亮“出茅庐头一阵火烧博望,只烧得那夏侯惇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他无处躲藏”的曹操的军需仓库——“四十五里博望屯”。曹操亲帅十万大军去南阳征讨张绣路过的百亩梅林——望梅止渴的梅林铺。刘关张屯兵新野,关公亲手植下用作栓马至今还旺盛的古汉桑,占居世界之最的“汉桑城”。都湮没在了历史的荒野中无从眷顾。
  正像二月河先生说到白河时讲的,南阳人向外界介绍家乡时“除了‘真好’、‘好的不得了’没词了”。那千顷碧波、万米长堤,赛过“西湖映月”,压倒“苏堤春晓”,超越扬州瘦西湖的隽秀。若再配以隐于林水间随处可见的历史名人遗迹,何不就是又一人间天堂。虽然那“汉武帝米渡口”、“阴皇后浣衣石”、“严光钓鱼台”、“张衡读书林”、“仲景洗药池”等都侵于洪荒毁于战乱。但修复起来也无非两块石头几处亭台水榭,较之城中村改造显得举手之劳然而至今无影。
  是啊,南阳“乃楚文化的滥觞之地”。文王师鬻熊建“丹阳”最早的楚国都城,有“申”、“吕”、“鄀”等国遗址,有姜子牙的封地,有百里奚“劈门闩煮母鸡”的出走故里和他带有石麒麟神道的“七星冢”墓,有医圣张仲景的祠堂,还有科圣张衡的墓冢。“此地多英豪,貌然不可攀。陶朱与五羖,名播无垠间。”(李白《南阳行》)哪一处不具高级别的品位,不值得南阳人骄傲?这才成就南阳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孤高自大;成就南阳人拿金碗养鸡、用玉盆喂猪、视元宝为撂礓石般傲慢与偏见。看来解救历史、弘扬文化、促进发展,首先要解放思想、展开视野、端正态度、增强意识、提高水平、积极行动才能使南阳这一文化历史名城永远春意盎然古韵端庄。
  
  下面是政协委员离靖华于2003年月1月《关于建造‘南阳十大历史名人雕塑像’的提案》:
  “南阳是历史文化名城,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造就了一大批人中英杰。星光灿烂耀寰宇,如谋圣姜子牙,秦相百里奚,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边塞诗人岑参,哲学家冯友兰,现代诗人李季,水排发明人杜诗等等。若能在白河浏览区塑‘南阳历史名人’雕塑群,则是对建设人文南阳的一大贡献。
  建设金价雕塑并非每个城市都可为。如我们南阳群星灿烂,名人辈出的城市并不多,国外有一句名言‘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这是我们特有的宝贵资源,也是我们地域文化的一个缩影,更是我们值得骄傲的一项资本。弃而不作,是遗憾。
  再者,塑‘历史名人雕塑’,不仅可以提高南阳中心城区的文化品位,体现南阳历史文化名城的博大精深,而且还可为白河浏览区营造更加浓厚的文化氛围。
  塑‘历史名人雕塑’可采用南阳本土资源。南阳有这方面的资源优势:南阳玉雕工艺历史悠久,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一席;南阳有一批石雕艺术家和石雕企业家。因此,塑‘历史名人雕塑’,不应是一种难度太大的事”。
  评注: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宛定函[2004]5号文件答复:
  “声调雕塑在城市建设中十分必要,好的雕塑对于提高城市品位,增强城市文化蕴涵能直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你在提案中提出修建‘南阳历史名人’雕塑群,这对我市进一步美化城市环境,展示协南阳悠久的历史文化,打造人文南阳,建设文化名市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很有意义。”
  “南阳市委宣传部于2006年进行‘南阳十大历史名人’评选活动”。
  
  群众评注:城市建设,比着某些领导安排妹弟亲戚进班子显然不那么重要。再有意义的好事,继续放上五年十年将又如何?并没影响着那位领导的升迁。
  这样的结束语我自己非常的不满意,太低调狭隘。望那位高师给指一好的结尾,将不胜感谢。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