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娥善歌  余音绕梁
2020-03-17 14:22:21
  • 0
  • 0
  • 1

《列子·汤问》一篇,笔锋横扫天下,天地至理,万物奥妙,以飨博物君子。文中载有诸多超逸绝尘的神话传说,极言天地之广阔无垠,万物之繁冗驳杂,以期突破世人囿于视听的浅陋常识,消除种种流于表象的巨细、修短、同异分歧,列子先借由殷汤与夏革的对话,畅谈时空的无极无尽,并且难能可贵地表达了“天地亦物”的宇宙观;再通过大禹和夏革的两段言论,说明自然界的生息变幻以及人世间的寿夭祸福都是无所待而成,无所待而灭,即使博学多识的圣人也未必能够通晓其中的规律与奥秘。就好比四方八荒的政风民俗,彼此相异却未足为奇,因为它们都是在不同的人文地理环境下“默而得之,性而成之”,属于自然而然的产物,万事万物既然不可以凭借有限的耳闻目见来臆断其是非有无,那么通达大道的至理名言自然也无法按照惯常思维去理解其深刻内涵。所以列子有以詹何持钩、扁鹊换心等寓言故事来譬喻为人处世所必须葆有的平衡状态,亦既“均”。“均”于术,则可以内得于心,外应于器;“均”于技,则可聆高山流水,响遏行云。事实上,文中讲述的所有诡异奇特的技艺,都是为了将人工作为的巧妙上推于道的境界,由此,“乃可与造化者同功”。只可惜,至情至理往往命同孔周三剑,虽为代代相传的至尊之宝,却只能“匣而藏之”,即使偶现其光,也被疑为了无用处的废物或是荒诞虚妄的谣传,从而被迫“无施于事”,适形避世。


韩娥,先秦时期韩国的女歌唱家。

      《列子▪汤问》中记载“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遗声。”

      韩娥的歌唱技巧十分高超,歌声有很强的感染力。有一次她东行至齐国临淄,身上盘缠都用完了,就在都城的雍门卖唱求食。过路人见她的歌声,纷纷慷慨解囊资助她。韩娥走后,人们觉得她优美的歌声还在梁间萦绕不断,就好像她没有离去一样。还有一次韩娥路宿旅舍,因为旅店主人对她不礼貌,韩娥十分伤心,因此歌声也十分哀怨,附近相邻听见后,一度都沉浸在她的哀伤里,好几天都吃不进东西,便把已经离开的韩娥邀请回来,韩娥为了感谢大家的关心,放声高歌,一时间乡里人情不自禁高兴地又唱又跳,气氛顿时就欢悦起来,瞬间就把悲伤忘记了。

     因此,后世就流传下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典故,以形容美妙的歌声和音乐的魅力。

韩娥是春秋时期韩国的民间女歌手,她不但容貌美丽,嗓音优美,而且她的歌声感情浓郁,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听到她的歌声的人都深深地陶醉。

尽管如此,韩娥依然生活贫困。她住在客店中,店主人对她冷嘲热讽,满心悲痛的韩娥到大街上尽情歌唱,表达自己的怨情。她的歌声无限悲凉,人们听完后,整日沉浸在悲哀的情绪中不能自拔,最后,只好把她请出来唱了一首欢乐的歌,人们才随着她欢快的歌声从忧伤中解脱出来。由此,足见韩娥的歌声具有多么非凡的艺术感染力。

《列子》一书中记载,一次,韩娥从韩国东行,到了齐国的都城临淄,当时,临淄城经济繁荣,文化生活很活跃,“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当时,这里懂得音乐的人很多。韩娥带的干粮吃完了,就在都城的雍门卖唱求食。她的歌声美妙动人,圆润婉转,神态凄美动人,弥漫着深切的哀愁,因而,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吸引了一大批听众。人们把她围得水泄不通,听得非常出神,干活的停了手,行路的歇了脚,吵架的住了嘴,哭叫的失了声,开店的关了门。韩娥唱罢,人们纷纷解囊资助她。韩娥用卖唱的钱吃饱了,离开走了。三天之后,人们觉得韩娥那优美的歌声还在梁间萦绕不断,就好像她没有离去一样。后人称其为“余音绕梁”,韩娥以她的优美歌声创造出了一个成语,并世代流传了下来。 后来,临淄的人就经常练习韩娥唱的歌,天长日久,这里的人也越来越喜欢唱歌了。

很早很早以前,有个叫韩娥的歌女一路东行来到齐国。当时的齐国可是个大国。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齐国排老大。韩娥来到齐国的时候,已身无分文,没有钱买东西吃了。所以她经过齐国西门的时候,只好在城门口卖唱。一开始齐国的百姓们并不以为然,看着衣着褴褛的异乡女子站在街头卖唱,很是侧目而视,有人甚至还认为韩娥这样做伤风败俗而给她投臭鸡蛋,口里还不时发出“嘘嘘”的声音。更有甚者,一个腰间挎剑的儒生从附近超市买一瓶X牌沐浴露好心地劝韩娥,不如将身子洗净了和他一块回去共享快活。韩娥目空一切地仍旧唱她的歌,围观的齐人们渐渐地被韩娥的歌声震撼了,狂呼声口哨声此起彼伏,街头万人空巷,献花几乎将韩娥埋没了。韩娥收拾好地面上的钱币,悄悄地离开了西门。当她离开以后,其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西门的齐人们竟以为韩娥没有离开那。

    天色很阴,立在客栈外面的韩娥的脸也很阴。刚刚受到客栈老板欺辱的她期期艾艾地唱了起来,那歌声悲悲切切凄凄惨惨戚戚如诉如泣,真是惊天地泣鬼神。天色更阴了,听了这哀歌的齐国百姓们的脸色也更阴了,他们哀愁地垂泪相视,继而则痛哭出声,连续三天不思饮食。这可怎么办?这时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用声若洪钟的声音号召大家,赶快去追赶韩娥,把她接回来。众人这才如梦初醒般的将悲痛之中的韩娥接了回来。韩娥唱起了欢畅的歌曲向众人表示感谢,众人闻之忘却了悲哀即刻欢快起来。随着韩娥那激扬的歌声,情不自禁地拍着手跳起舞来。韩娥和齐国的百姓们载歌载舞快乐地生活了三天。为了感谢韩娥,齐国的百姓们备了一份丰厚的礼物,送走了韩娥。

    至今,居住在齐国西门的人们都善歌善舞,那是因为受到了韩娥的影响,效仿韩娥遗留下的声音啊。不信的话,诸位可以到今山东淄博的西门看看去吧。

这里的“东”是动词 往东走 去齐国。 下面是全文:

原文是
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故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善悦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r

译文:

春秋时,韩国有一个善于唱歌的民间女歌手,人们都称她韩娥。 韩娥不但人长得漂亮,嗓音优美,而且在她的歌声中倾注着全部感情,因此她的歌声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她唱起欢快的歌,人们跟 她一起高兴;她唱起悲伤的歌,人们跟她一起落泪。

一次,韩娥从韩国来到齐国,在经过齐国都城临淄时,身边带的 干粮吃完了,就在都城的雍门卖唱求食。她那动听的歌声召来了一 大批听众,人们把她围得水泄不通,一个个听得出了神。韩娥唱罢, 人们纷纷解囊,掷钱资助她。 韩娥用卖唱的钱买了吃的,填饱了肚子,便离开走了。但听过她 歌的人都觉得她那优美的歌声还在梁间回绕,一连好几天都没消 失,就好像她没有离去一样。当天,韩娥住进了附近的一家旅馆,旅馆中有人欺侮了她。她便 拖着长声哀哀地哭,哭声似泣似诉,附近不管是年老的,还是年轻 的;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都一片悲苦,相对流泪,三天吃不下饭。 他们发现韩娥已经走了,急忙把她追回来,一起谴责了那个欺负她的人,并要她再为大家唱几支歌。

韩娥却不过雍门居民们的盛 情;就为大家引吭高歌。街坊的男女老少听了,都情不自禁地拍着手跳起舞来,把先前的悲哀忘得一千二净。韩娥唱完歌,雍门的居民们一起凑了不少路费,送韩娥上了路。 后来,雍门的人就经常唱韩娥唱的那几支歌,天长日久,雍门的人就越来越喜欢唱歌了。


太平广记歌 秦青韩娥

来源:查字典诗词网

歌 秦青韩娥
【原文】
薛谈学讴于秦青①,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去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②行云。谈谢求返,终身不敢言归。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③,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涕泣相对,三日不食,遽追而谢之。娥复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欢忭舞,弗能自禁。乃厚赂而遣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善哭,效娥之遗声也。”
【注释】
①秦青:战国时秦国人,善歌,以教歌为业。
②遏:阻止。
③雍门:齐国的城门名。
【译文】
薛谈跟随秦青学唱歌,没有完全学到秦青的技艺的时候,就自以为全部学到手了,于是辞别秦青回家。秦青并没有阻止她离去。在郊外大道旁边的长亭为薛谈饯行,不由得一边拍着桌案一边引吭悲歌,歌声振动林木,响遏行云。薛谈听后表示感谢,请求回来继续学习,终生不敢再说可以出师了。秦青对朋友说:“从前韩娥东行齐国去,途中没钱吃饭,过雍门卖唱乞食。她离去后留下的歌声绕梁回响,历经三天没有消失,周围的人还以为她没有离开。韩娥在客栈住宿时,旅人侮辱她。韩娥长声哀哭,整个乡里的老老少少被她的歌声感动得相对哭泣,三天没有吃东西,都赶过去问候她,韩娥又拉长声唱歌,整个乡里的老幼都欢喜得手舞足蹈,又跳又唱,不能自禁。于是送给韩娥充足的食物、礼品,热情地送她上路。因此,雍门人至今依然能歌善哭,这是效仿韩娥的遗风啊!
李龟年
【原文】
唐开元中,乐工李龟年、彭年、鹤年兄弟三人皆有才学盛名。彭年善舞,鹤年、龟年能歌,尤妙制《渭川》。特承顾遇,于东都大起第宅。僭侈之制,逾于公侯。宅在东都通远里,中堂制度,甲①于都下。其后龟年流落江南,每遇良辰胜赏,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则杜甫尝赠诗,所谓“岐王②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值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崔九堂殿中监崔涤、中书令湜之弟也。
【注释】
①甲:即优于。
②岐王:即李范,唐睿宗的第四子,唐玄宗的弟弟,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译文】
唐玄宗开元年间,乐工李龟年、彭年、鹤年兄弟三人都在歌舞方面才华出众,享有盛名。彭年善舞,鹤年、龟年能歌,特别是谱写出了《谓川》这样绝妙的曲子。由此受到玄宗皇帝的特殊待遇,在东都洛阳为他们修造了豪华的住宅,奢华的程度超过了某些王公大臣。宅第修建在洛阳的通远里,庭院的规模比京都长安的一些显贵的宅第还要好。后来,李龟年流落到江南。每当良辰胜景,他为人唱歌数首,在座的听众没有一人不停止饮酒掩面哭泣的。同时代的杜甫曾经送李龟年诗一首:“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值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堂殿中监崔涤,别人送他个雅号为崔九,是中书令崔湜的弟弟。




古书记载

编辑

《韩娥善歌》

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遗声。

《韩娥善歌》原文及翻译
  

列子
原文:
    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乞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十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雁门之人至今善歌哭,仿娥之遗声。    ——《列子·汤问》


参考译文:
    以前韩娥向东到齐国去,缺粮。经过齐国都城雍门时,卖唱求取食物。已经离开但余音还在城门中梁缭绕,三日不断,听过她唱歌的人都认为她还没有离开。来到客栈,客栈的人侮辱她。韩娥为此伤心至极,禁不住拖着长音痛哭不已。她那哭声弥漫开去,竟使得整个乡里的人们,无论男女老幼都为之动容,大家泪眼相向,愁眉不展,人人都难过得三天吃不下饭。后来,韩娥难以安身,便离开了这家旅店。人们发现之后,急急忙忙分头去追赶她,将她请回来,再为劳苦大众纵情高歌一曲。韩娥的热情演唱,又引得十里之内的老人和小孩个个欢呼雀跃,鼓掌助兴,大家忘情地沉浸在欢乐之中,将以往的许多人生悲苦都一扫而光。于是就送给她丰厚的财物。所以齐国雍门附近的人们,到现在还善于欢歌,痛哭,是由于仿效韩娥传留下来的声音的缘故。


   

韩娥(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韩国人。 《列子•汤问》中记载,韩娥善于歌唱,有一次 她经过齐地,身上没有盘缠,吃饭和住宿都成了 问题,非常凄苦。韩娥无奈之余,就在齐国雍门卖唱。她的歌声婉转圆润,神态凄美动人,路人纷纷驻足聆听,解囊相助。韩娥离开齐国以后, 人们还感觉韩娥的歌声似乎在围着屋梁打转,好久都没有散去。成语“余音绕梁”就出于此。

《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我国古时有一位善歌者韩娥,韩国人。一次她经过齐国,因路费用尽,便在齐国都城(临淄,今属山东)的雍门卖唱筹资。韩娥声音清脆嘹亮,婉转悠扬,十分动人。这次演唱,轰动全城。唱完以后,听众还聚在雍门,徘徊留恋,不肯散去。

《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我国古时有一位善歌者韩娥,韩国人.一次她经过齐国,因路费用尽,便在齐国都城(临淄,今属山东)的雍门卖唱筹资.韩娥声音清脆...

《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扑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仿娥之遗声。

韩娥于雍门唱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喻歌喉绝妙,此典常用于宴乐歌妓之诗。

【歌声绕梁】0847 章孝标《贻美人》:“轻轻舞汗初沾袖,细细歌唱欲绕梁”。陆岩梦《桂州筵上赠胡予女》:“舞态固难居掌上,歌声应不绕梁间”。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醉舞纷绮席,清歌绕飞梁”。李商隐《席上赠人》:“淡烟微雨恣高唐,一曲清声绕画梁”。僧鸾《苦热行》:“玉扇画堂凝夜秋,歌艳绕梁催莫愁”。

【绕梁声】0848 汪遵《郢中》:“不是楚词询宋玉,巴歌犹掩绕梁声”。询:问。掩:盖。罗隐《中元夜泊淮口》:“倚枕正牵题柱思,隔楼谁转绕梁声”。

【绕梁】0849 施肩吾《妓人残妆词》:“不知昨夜新歌响,犹在谁家绕画梁”。又《抛缠头词》:“翠娥初罢绕梁词,又见双鬟对舞时”。白居易《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戏赠五十韵》:“雪飞回舞袖,尘起绕歌梁”。罗隐《商於驿楼东望有感》:“歌绕夜梁珠宛转,舞娇春席雪朦胧”。

【韩娥唱】0850 贯休《酷吏词》:“韩娥唱一曲,……曾使千人万人哭”。崔涂《声》:“韩娥绝唱唐衢哭,尽是人间第一声”。唐衢:唐人,《国史补》:“老而无成,唯善哭,一发声,音调哀切,闻者泣下。尝游太原,遇享军,酒酣乃哭,满坐不乐,主人为之罢宴。”于濆《里中女》:“徒惜越娃貌,亦蕴韩娥音”。娃:美女。蕴:藏。

【雍门歌】0851 李商隐《碧瓦》:“歌从雍门学,酒是蜀城烧”。

【齐讴】0852 韩翃《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齐讴听处妙,鲁酒把来香”。皎然《观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赵琴素所嘉,齐讴世称绝”。

【齐娥】0853 杨希道《咏琴》:“齐娥初弄发,赵女正调声”。弄:曲。

韩娥善歌的故事

相传在战国时候,韩国有一位歌女,名叫韩娥。她身段苗条,相貌美丽,而特别出色的还是她那动人的歌喉。她的歌声悠扬婉转,清脆悦耳。每当她唱起歌来,劳动的人忘记了干活,行路的人忘记了赶路,连树上的鸟儿也被她的歌声惊呆了。韩娥到处给人们喝歌,她用歌声唱出劳动人民心中的愁苦和悲愤,唱出他们对新生活的渴望和期待。

有一天,韩娥到了齐国国都临淄城(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东部)的西门,带的口粮吃完了,她便在西门卖唱。很多人都来听她唱歌,大家张大嘴巴听得出了神,直到韩娥走了很久,听的人嘴巴还没闭上,仍感到韩娥的歌声在绕着屋梁转悠,这种感觉好几天都没有消失。原文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余音〃.是留下来的歌声。“梁”是屋梁。“绝”是断绝。

余音绕梁的意思

“余音绕梁”这个成语,形容优美的歌声或激动人心的讲话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使人回味无穷。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